苏建国哽咽的说下去,“谁能送进坑道一个苹果,就给谁立二等功!知道这个可以代表二等功吗?可这个二等功,得付出多少的艰难,大家知道吗?”
苏建国看着身后那正在送水和物资入坑道的电影画面,眼泪落的越来越多,“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的各个坑道,距五圣山主峰最近的地方500米,最远也不过1000多米,但从五圣山运动到坑道要通过10道封锁线。既使到了坑道口,要进去也很难,每走一步,都可能流血牺牲。派去一个班,活着进坑道的仅有三分之一,为送一壶水,甚至要付出几条生命。”
“这意味着什么呢?医者组织机关和部队要靠匍匐运输、接力运输,将3万发迫击炮弹和大量食品、物资送入坑道。整个上甘岭战役运输人员伤亡达1700余人,占我军整个伤亡人数的14%!这是非战斗减员!可即便如此……对……即便如此……送一个苹果都是极其艰难的。”
苏建国看着《上甘岭》的电影,深吸一口气,“十六国联合国军一个连上去,再上一个连,一个营上去,再上一个营,轮番冲锋,昼夜不断,十倍于我们的人数啊!昼夜不断啊!一刻不停啊!这样的战争下!人如何能坚持下来?那是何等的艰苦又是何等的意志力才能坚持下来?”
孩子们眼睛里饱含了泪水,因为身后,正在上演着物资进入坑道的画面。
“而这个时候,不仅是断水断粮,更有筑垒封锁、石土堵塞、轰炸爆破、断绝水源、施放毒剂和烟熏等军事手段的考验!你们能忍受在坑道里烟熏而不出的呛咳吗?你们能忍受毒发时候的疼痛吗?甚至连一刻钟的觉都睡不了吗?那是怎样的惨绝的环境?”
苏建国的张了张嘴,将胸口那沉闷感释放了出来。
“在随手抓一把沙土,就有一半是铁屑、弹壳的上甘岭,我们的志愿军让世界称之为军人最强意志,世界军事奇迹的战役,让世界为之震撼,让世界为之惧怕,那是我们中国的军人意志,而这意志就诞生于此!”
苏建国喃喃的跟着身后的电影唱起那首催人泪下的歌曲《我的祖国》。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孩子们看着苏建国,互看一眼,眼中的泪水终于落了下来,这首歌曲让孩子们终于理解了其中的含义。
苏建国闭着眼,继续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