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城笑眯了眼,看着苏建国,这个孩子,每一次都给他惊喜。
是的,国家需要标准,铁路人也需要标准,中国重工业体系需要标准,只有标准的建立,才有可复制性的发展。
也只有标准的建立,才有不同人却同工计件,同物可做配件灵活性维修的关键。
赵城没想过苏建国竟然已经考虑到了标准体系的建立问题了,有如此的眼光,这个孩子确实是天赋异禀的人才。
“那么,你对于建立标准体系,有什么建议吗?”赵城问着苏建国。
“赵老师,我的意见很浅薄,不过您要是让我非要说出一二三四的话,我就发表一下愚见。”苏建国望着赵城,诉说着自己的思想。
这一刻,李英仿佛看到了苏建国身上隐隐的光辉,这是一种眸子中放光的大放异彩。
李英终于明白为什么梁飞特地去杭州请苏建国了,也明白为什么赵城老师如此的关注和重视自己的丈夫了。
自己丈夫的眼光的观念,不是她这个层面的孩子所能考虑的,但是正因为如此,先见之明和预见性的分析,才更珍贵,才更为难得。
李英更加崇拜自己丈夫的眼光了,也更坚信,她的丈夫未来在铁路行业中拥有一席之地。
“我的家里虽然没有几个有文化的,但是我的邻居有一家人家是县里医院的。小时候,我去他们家玩耍,会遇到邻居的叔叔阿姨讲故事,他们讲的并不是谚语或是成语,而是医院里面发生的事情,其中有一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
苏建国诉说着自己小时候就知道的一件事,一件让他兴起体系概念和标准体系架构思路的事情。
“什么事情?”赵城更加好奇了,医院难道和铁路标准体系有关?
“邻居的叔叔说医院有一套规矩,被称作标准的规矩,这个规矩是要求每一个医务工作者必须照章操作的,而且严格的遵循的标准。”苏建国伸出手,学着当时那个叔叔的模样,诉说起来。
“那个叔叔说,要想不生病,就要洗手。医院手术之前的洗手要求很严格,要求手心、手背、手指甲盖里的都要洗干净,而且洗干净之后不能碰触任何带有细菌可能的东西,要这样子……”苏建国竖起胳膊,手朝上的看着赵城,“等待自然风干,然后走入手术室。而那个叔叔跟我们这些孩子们说,手术室洗手的方式可以减少手术中的细菌感染,是最好的除菌方式,而我们也要跟着手术洗手的标准去洗手。”
“术前洗手?我记得这个标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