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城点燃一根烟,看着烟圈徐徐而上,良久没有说一句话。
旁边坐着张宇,张宇在笔记本上输入今日旁听的所有关于老工程师们的故事和。
张泓也是沉默了,他昨天喝醉了,第一次嚎啕大哭,跟个孩子一样哭的毫无保留,那不是悲伤的泪水,而是喜悦的泪水,原来喜极而泣是真的,到了极致的喜悦,人是会哭的,会哭的像个孩子。
那一天,每个经历过六七十年代的老工程师都哭了,因为感叹中国的不容易,更感动新一代年轻人的奋进。
只是,这个精神是否能够传承下去,像火种一样传承下去,赵城、张泓、张宇都没有底。
毕竟想当然并不是真实,要脚踏实地做下去才能够实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才能实现中国百年复兴。
赵城弹了弹烟灰,回头看向张宇,“老张,这周末是成建军去跟孩子们讲故事吗?”
“是。”张宇抬起头,他也感受到了此时沉默的气氛,那是昨天情绪释放之后,今天的冷静和反思。
“成建军能讲好吗?”赵城疑惑的看向张泓,“毕竟1985年后出生的孩子们见到了国外那么多洋玩意,还会在乎我们的老传统吗?还会感动吗?我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没底了。”
张泓抹了把脸,他也没底了,尤其昨天知道有个老哥们说他的孙子说过草地的时候为什么不吃汉堡包,非要吃皮带,代沟和时代的烙印,让1985年以后出生的孩子已经变了。
虽然说不上是好是坏,但是变得不再纯粹,变得不再轻易感动了。
可是老传统,真的不能丢,也不容许丢弃。
“也许……我们该试着相信。”张泓看向赵城,“毕竟,建国也怕是说不出什么让孩子们记得住,感动得了是话了吧?”
“我……”赵城一声叹息,“不过,还是让建国跟建军说说吧,我还是心里放心不下。”
“也行。”张泓点点头。
相对于两个铁路的领导人,张宇却是一副很有信心的模样,“我觉得建军或许能够讲出更出色的故事来。”
“为什么?”张泓现在更希望给自己多一点信心,所以更希望张宇说服自己。
“对啊,为什么呢?”赵城也是这样的,明明不安,却又希望能相信年轻人。
“其实八零后和九零后,他们接触的洋玩意多,视野更宽阔,他们不再是盲目崇拜的一代,而成为了可以辩证认识世界,有自己判断力的一代。他们这一代既不喜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