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泓为赵城泡了一个功夫茶,递给赵城,“老赵……你知道吗?建国说的以国为重,以责己担触动了我。我很想知道……你工程师的团队到底是怎么实现这样的精神建设的?”
“以国为重,以责己担吗?”赵城抿了一口功夫茶,放下茶杯,恭恭敬敬的说道。
“是,我觉得以国为重,以责己担这样的精神建设很重要,可是,你也看到了,我十年的团队建设,失败了,所以我想跟你求教,学学怎么做。”张泓诚恳的看着赵城,第一次没有用科长的身份,而是一个老友的身份请教。
“其实这件事也不难,就跟建国说的,几个好电影,几个好书本足矣,只是在这基础上,还要一群爱国护国的老前辈,一群护国卫国的中年骨干护航。科长啊……你只做到了前边几个,却没有做到中年骨干护航。”赵城也知道是时候跟张泓摊开来讲一讲团队建设了。
之所以以前没跟张泓讲,一个是觉得时机未到,一个是觉得张泓还没有重视这一块,所以多说无益。
如今张泓既然有了下定决心,痛定思痛的心思,那么他愿意为了铁路人的未来,说一说设计师团队的建设方向和建设计划。
毕竟铁路的设计师团队是高等学府毕业的优秀学生,是铁路人未来最重要的领航人啊。
“中年骨干护航?”张泓若是有所思的皱起眉来。
“老张啊,你以前与我忙着搭建万方数据库的推广,配合中国知网的推广,却唯独没有考虑到知识海洋里孩子们自学之后,是不是有学歪的可能,是不是有恃才放旷的可能,是不是有心生歹念的可能。”赵城直视张泓的眼睛,认真而又缓慢的说下去。
“你也知道很多事,很多可能,可是你没有将这些可能化作孩子们品质保航的关键,而是视而不见,或者忽略不计,其实这是你失误的开始。为什么呢?因为你相信了一个概念,叫做三观塑成的时代完成于十八岁之前,可你不懂三观稳固是完成于三十五岁之前的。所以你只注重了张宇在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和下一届铁路技术骨干的培养与引导,没有注意大学就读或毕业以后孩子们的品德引导。”赵城缓缓说下去。
赵城的每一句话都像是尖刀刺入了张泓的胸,如此的犀利,如此的尖锐,可是张泓没有打断赵城的话。
“十八岁开始的孩子们,他们开始就读大学或者技校,这个时候,他们有了成年人的一切权利。我们知道,穷人乍富,洋相百出。可是我们忘了,孩子乍有成年人的权益,也会洋相百出。所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