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以小见大可见全貌(第1页)

苏聪翻到自己的日记本,这上面有他用手机拍出来相片后,打印出来的彩色截图。

苏聪指着自己的截图,看向苏建国,“在医学上,我还查到了接种的历史记载。明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江南宁国府太平县发明的预防天花病的“种痘”方法,实为世界上第一例的“人痘接种免疫法”的临床应用。17世纪俄国人专门来中国学习这种“种痘法”,后来传到土耳其,18世纪又传入欧洲。”

【为考究一些数据,才有《污蔑中国无发明创造的逆向种族主义病症》人民网强国论坛,作者,钛士】

【部分数据参考,《1498年至2008年,中国没有一项领先世界的科技发明吗?》环球视野】

苏聪清了清喉咙,骄傲的看着苏建国,而苏建国和李英对看一眼,眼中缓缓有了有子如此,光耀门楣的骄傲。

“伏尔泰在其《谈种痘》一文中明确写道:我听说一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就有这种习惯,这是被认为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中国种痘的方法的确是不大相同的;他们并不割破皮肤;他们从鼻孔把痘苗吸进去,就好像闻鼻烟一样;这种方式比较好受,但是结果一样。这一点也可以证实:倘若我们在法国曾经实行种痘,或许会挽救千千万万人的生命。”

苏聪眨着他的大眼睛,无比自豪的说道:“就连西方的大咖伏尔泰都这么说我们的医学,我们怎么可能什么贡献也没有?”

“是的,我们一直都有贡献,一直都有。”苏建国点着头。

“后来我去查找“牛痘”的发明者英国人詹纳(Jenner)时,我从众多的文献中找到,找到詹纳在《论牛痘的起源》一文中,明确承认他先是在乡间种人痘25年之后,才尝试着接种牛痘的。而种痘免疫法起源于中国,这在学术界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世界上的医学学术界是认可这个说法的。”苏聪又拿出几个他手抄的书签,递给苏建国。

“爸爸,你看这里,这里说李时珍历时近30年撰写的巨著,书中收录各种药名1892种,并附有精美的插图1109幅。1647年波兰人卜弥格首先将《本草纲目》译为《中国植物志》于1657年在欧洲以拉丁文出版,此为世界历史上的第一部《植物志》,出版后对整个欧洲的植物学研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

苏聪又拿出一本从上海市图书馆借到的古书,“《植物种志》”。

苏聪的声音更加骄傲起来,“爸爸,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