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建军坐在自己的书房里,身边站着的是他五岁的稚儿,孩子翻看着成建军从1990年就开始绘制的杭州候车站的手绘。
说实话,成建军自己都忘记了花了多少张图纸,只知道每一张都是一个年代。
伴随着孩子奶声奶气的话语,成建军诉说着属于他的那个时代的故事。
这第一张是1990年的火车站,那个时候,还是绿皮火车,那个时候还没有特快列车。他第一年,因为家贫,坐的是硬座。
当时等火车不是难事,但是上火车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门进入太难了,所以要从窗户钻进去的比较多。
是的,1990年的华国是一个贫瘠的国家,但是那个时候,每个青年的脸上都有希望,他们期待着改变这个世界对历史,他们切边改变着做国家的生活,如长辈们所说,楼上楼下电视电话。
成建军对着自己的儿子,小声说道:“毅毅,这个是爸爸上学时候绘制的图片,这个是火车,这个是爸爸当年见到的火车站。”
“爸爸,火车站是什么?”成弘毅看着成建军,一脸疑惑,在他幼小的年纪里,他不清楚二十四年前的样子。
“就是你和妈妈去姥姥家做的那个很快很快的大车,在铁轨上跑的那个大车。”成建军笑起来,“大车在的地方就是火车站。”
成弘毅小小的胖胖手指着一张图,这是1995年的火车站,这一年,成建军结束了大学本科,正式进入了硕士的生活。本硕连读的日子,就在这一年开始,发生了转变。
成弘毅歪着头看着成建军,“爸爸,这些人为什么跟那一张不同呢?”
“是啊……为什么不同呢?”成建军也在心里这么问着自己。
是心态变了吗?
1990年的自己是大学生,不安与懵懂充斥在18岁的年纪里,那个时候看什么都是新鲜的,看什么都是幸福的。
1995年的自己是硕士生,习惯与鉴定充斥在23岁的年纪里,这时候看什么都是烂熟于心的,已经没有了背上书包远走他乡的新鲜感,也没有了什么激.情,只剩下循序渐进或者……按部就班。
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的眼里看着这些事情发生了模样的?
是面对制动技术研究的时候,还是面对新材技术试验的时候?不记得了,只记得,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对于很多事情没有激.情只有了安静,安安静静的看着一切事情,呆呆的看着一切事情。
是啊,灵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