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中华少年强则国强(第1页)

成建军看着每个孩子,“因为大唐从贞观之治开始,就有了大国气象。什么叫做大国气象?名臣良将数不胜数,人都说房杜之才,什么叫做房杜之才?”

“我知道,是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宰辅之才。”

“对啊,房玄龄和杜如晦嘛,历史书上有写。”

“只是这个又与老师你前边说的大唐兴盛有文臣良将,关系多大?也不是每个皇帝都有房杜两个宰辅啊。”

“对啊,老师,就算是张柬之和姚崇恢复了李唐又如何?这也不能代表大唐兴盛啊?”

“再说,大唐只有雕刻印刷和《大衍历》这两个称道的了,但这两个也与兴盛无关啊?”

“不对,还有那个曲辕犁。”

“晋朝的时候就有二季稻了,大唐也在推广二季稻,农忙而言,确实是推动了粮食作物的储备。”

“对,唐朝的粮食储备是真的厉害,国泰民安。”

“那么,老师,您是说农忙吗?”

苏建国微微张嘴,85后的孩子都是这样的?比他那个时候读的书要多很多,现在的三好学生令人赞叹。

张泓和赵城给对方一个无奈的眼神,这一代的孩子啊,问题颇多,不好讲故事啊。

陈庆想要制止,张宇按住陈庆,摇了摇头,此时张宇更感兴趣的是成建军这位本硕连读的硕士,在面对如此多的孩子提问时,又会给出什么样子的答案,是否跟苏建国一样,出乎意料。

“各位同学说的很对,大唐粮食充足,粮仓和百姓家的米缸都是满满的。正所谓大唐盛世,就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一个朝代。也正因为大唐有这样的骄傲,所以国外很多地方都有唐人街,我们中国人在国外也被叫做唐人,穿着唐装,说着中国话。但是,各位同学可曾想过,大唐是怎样的兴盛呢?”成建军引导着。

“怎样的兴盛?不是国泰民安吗?”

“我觉得应该是国富民强。”

“应该是八方来朝。”

“大唐……我记得有个世界级的女首富,她的船叫做俞大娘号,来往半年,万吨大船金银无数,可满载而归,走的就是丝绸之路呢。”

“我也看过,俞大娘号。”

“啊……那好像是中唐事情吧?是大唐中兴的标志。”

“是的,就是那个事情。”

“老师,我说的对吗?”

成建军欣慰的看着这些孩子,“是的,你们说的都对。大唐虽然经历过动荡,可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