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电力设计动车雏形(第1页)

成建军望着下面的观众,此刻他如同明星一般,光照耀在他的身上,这便是北京交通大学毕业的本硕连读的硕士生,一个学富五车,一个低调而又执着于研究的学者。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的火车大同小异,也都知道火车起源于蒸汽动力的发现,自从蒸汽火车发明开始,我们的火车就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在这些变化中,有一个变化是近乎不变的,那就是铁轨的宽度。”

成建军动了一下幻动片,随着幻灯片的播放,赵城和张泓眯起眼睛,铁轨……看来这个孩子研究的方向比他们想的要宽了很多。

苏建国则是认真的看着幻灯片上面的知识,尽管是1999年,尽管是老式的幻灯片放映机,可是他却觉得此刻的幻灯片无比的清晰,无比清晰的印入了他的脑海里。

这是……环世界级别的铁轨宽度分析,而这个分析不一定是经济角度,也不一定是建设角度,而是国家角度,是国际角度的分析。

这是……苏建国身为一个技校毕业的工程师所欠缺的,那就是战略眼光和战略规划。

如果说一个国家的战略需要制定者,大部分制定者来自成建军这样的学者,而战略之下战术的实施者一定是苏建国这样的进步青年。


自来,计划与实施相辅相成,可是制定和实施的人却往往不同。

“各位都知道,铁轨的宽度最早以两匹马的马屁股的宽度为铁轨的宽度。但是世界上的马车大同小异,以至于当时立铁轨的宽度时,每个国家都不太一样,而一些区域更不一样。比如,前苏联的铁轨是1500mm的,印度的铁轨是1600mm的,而除此之外的众多国家的铁轨是1400mm的,这就意味着,一些国家的铁轨是不能互通的,也就是说,若是不能做出变轨措施,是不能互相通车的。这意味着什么?”

成建军看着下面在座的每一个人,认真的看着每个人,“意味着,我们在选择制造火车的时候,是想要跟哪些国家进行贸易通商,而我们国家的火车若是有机会走出国门,更该如何走,去哪里走。”

成建军指着一张图,这是一张大唐的图纸,是当年古丝绸之路上的遗址,还有一些波斯古道的景色照片。

成建军看着下面的每个人,他是那般的严肃,因为这件事,他的老师黄宇曾经跟他说,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以后毕竟大开,可是自古以来的沙漠的丝绸之路呢?水上的丝绸之路呢?

四通八达的中国,才会富裕,百姓才会步入小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