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城才回到办公室,就见到张泓笑眯眯的看着自己,“领导,怎么突然来了?”
“有事找你,来我办公室一趟,是个不错的好事。”张泓笑了起来。
赵城摸了摸脑袋,他最近把苏建国调回上海铁路局,注意力分散了不少,难道是中国知网和中国万方数据库搭建的细节事情?还是……
因为不知道,赵城皱着眉走入张泓的办公室。
“老赵,给你看个东西。”张泓将一份文件递给赵城,赵城仔细阅读着这份文件。
这是一份关于人才孵育进程加紧的文件,赵城抬起头,笑的很是开怀,“科长,这是说,我们搭建数据库,配合青年人自学的法子是对了?甚至上面看到了益处,准备全国范围推广?”
“是的,你理解的没错,看来咱们这些老工匠也是跟上了科技部和教育部的思路了,算是拖了张宇的福气。”张泓笑着说道,“只是,老赵啊,你那些工程师的老伙计,有些不对劲啊。”
“科长,什么不对劲啊?”赵城疑惑起来,那些老工程师们没做错什么吧?
“这论文上交的有些少啊。”张泓靠近赵城,“老赵,你得催催他们了。这年轻人求知若渴,可是他们的贡献却少了吧?”
“原来是这样的事情,我会催促的。不过科长……难道是上面有了什么指示吗?怎么这么着急?”赵城好奇的问了起来。
“老赵,你倒是皮猴子,什么都喜欢猜,不过,这一次算是猜对了。”张泓轻咳一声,看着赵城,“上面希望我们在重点技术孵化和人才扶持上面下下功夫。”
“重点技术孵化和人才扶持,这个任务有点大啊。可有具体的实施方案?”赵城好奇起来,虽然是最近有听到这个消息,却不知道这个消息来的这么快。
“你该知道我们《中长期铁路规划》的事情,这中长期铁路规划落实起来就是人才。人才是未来科技兴国的基础,更是我们国家争分夺秒,实现赶英超美的基石。当然动作要快,只是具体实施方案,还需要咱们这些基层的共产党人仔细的调研,给上面汇总意见,看铁路部最终的决定。”张泓的话让赵城的眼睛亮了。
“科长,这事是不是在说,我们这些老头子们不仅要发挥余热,还要蜡炬成灰泪始干了?”赵城发现张泓的脸色一变,才发现自己说秃噜了嘴说错了话。
“呸呸呸,我说错了,我是说,我们要做那个蜡烛,为孩子们照亮前路?这是我们这些老东西该做的。只是……科长啊,我那些老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