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张翠退学(第1页)

躺在床上,瞿南看着窗外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的灯,忽然想起了昨晚信手写的几句闲话:

静夜月如钩,春宵梦入帘。忘不掉青涩的恋情,冲不去岁月的沧桑,好一个丢不掉、跳不出的欲海情缘,叹一声人生本无常,唱一段如烟往事的歌。要走的留不住,该来的还要来。曲终人散情未了,长剑无奈伴书闲;大漠孤鸿影子寒,偶忆一抹红云淡。莫思量,泾渭分明问源头,残阳夕照话沧桑;却道是:天不藏奸,邪不压正。姑且听,凭甚信,那山中樵夫一语谶言。

只可惜,那几句谶言,他一时怎么想,也想不起来,心中一阵烦燥,睡不着,脑子一闪,又想起了上学时校园那片透着淡淡清香的苹果园。

那时,他家就住在学校院子里。苹果开花时,叶子只是露着纤细茸毫的嫩片,而白灿灿罩在树干上的花瓣却引来无数、忽上忽下、欲飞欲停的蝴蝶,还有嗡嗡作响的蜜蜂,于是学生们感受到了五月天空中弥漫着杨槐花的甜。那个年代,甜是清新的,清新得没有一点假。

到了星期天,学生们脱去夹袄,换上单衣,相约出去玩耍。在瞿南的记忆中,玩耍的地方至今也还是那么熟悉,想起来甚至有点迷幻。渭北平原,说是平原,可真正居住在那里,你却一点都感觉不到是平原,而是沟壑纵横,凹凸不平的丘岭高原。

春天是黄与绿的世界,绿的顺畅,黄的醉人。若是躺在散发着泥香、草香和油菜花香的田垅上,你便整个浸在了天与地的本源世界里。这时,只有偶尔从你眼前一闪而过的飞鸟,才会让你感到生命的存在。

也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春天里,瞿南从一枚团徽上第一次感受到另外一种让他忘不了的东西。瞿南入团和班主任有着直接的关系。班主任马老师是位瘦瘦的高个子,他和学生说话时经常习惯性地把腰弓下去。有一天,马老师对瞿南说,校团委要组织基干民兵排,高二三班就你去参加训练。瞿南一听兴奋地不知怎样感谢老师。虽然他家庭出身好,但平时却不是很积极,眼见着其他几个“根正苗红”的同学都进步了,他内心开始不安起来。入不了团,插队去不了好地方,当兵更是轮不上份。再说了,他也算是干部子弟,还得考虑个面子问题,而参加民兵排训练可是个难得的进步机会,不仅可以过扛枪的瘾,还能够为入团打些基础。

入了团的消息是“五四”青年节前,团支部书记黄祥告诉他的。黄祥说,校团委已经研究过了,很快就要公布这批团员的名单。黄祥父亲是一位驾驶员。那个时候,社会上最吃香的职业有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