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中午,瞿南在家里闲着无事,他找一来本书正要看,突然听到有人在外边喊他。他一下子就兴奋起来:吕浩。他跑出门去,见到吕浩推着一辆自行车站在院子外边。
自从吕浩去地区培训班学开拖拉机后,瞿南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他了。吕浩一只手扶着车,一只手拉着他的手说:“答应的你的事总算弄好了。”说着,他从挎在身上的黄军包中,拿出一只用手帕包着的东西。“半导体收音机!”瞿南高兴地叫了起来。
当时,半导体收音机刚刚开始流行,价格贵,大概要一个人两个月的工资才够买一个,而且还要凭专门发的票,而要搞到一张这样的票比旱天盼场雨还要难。吕浩脑筋活,自己捣鼓装了一个带到知青点用。瞿南想听,借过几次,觉得挺好,便央求吕浩给他也装一台。吕浩答应他半年多了,今儿总算给他弄好了。
吕浩把自行车锁在院子里,两人来到学校图书馆前的大院子。吕浩告诉瞿南,刘明可能要去当兵了。他有些无奈地说:“我们知青点上最老的知青都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好几年了,胡子都快梳成小辫子了也走不了。”
瞿南问他平日干活累不累。吕浩说:“累倒不累,只是尽干些窝工活。生产队一千多人,只有二千多亩地。山坡地一年只种一茬,五十多名知青经常没活派,闲得无聊就跑到外村去打架。”
吕浩说到这看了瞿南一眼,知道他还没这方面的体会,便把话题岔开了。送走吕浩后,瞿南回到家里从床底下拖出一只小木箱,他把半导体收音机藏在里边,他怕他爸说他,等他们上班后再拿出来听。
这些天,瞿南天天盼着有新电影放映。这样,他好叫吕红一道去看。星期二,学校组织高中几个班去县城南边的曲水河畔帮助农民学“大寨”。去时,同学们排着队,唱着歌;回来时,大家干了一天的活,都累了,走着,走着,也就你一团,我一伙地分散开了。瞿南戴着一个麦秸杆编的草帽,远远地走在吕红后边,他想跟吕红说点话,可同学这么多,一直找不到合适机会。
走了一阵,快到县城了,县中的水塔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了。吕红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弯下腰系鞋带子。这时,瞿南正好走到她身边。吕红轻轻抬起头看了看他,悄声地说:“你到我家门口,我等着你。”瞿南脸一红,“嗯”了一声,依旧低着头,加快脚步从她身边走了过去。
瞿南站在吕红家小院门口徘徊了好久,也不见她来。正在焦急时,吕红急匆匆地赶到了。她一见瞿南就说:“我们班的王晓菁眼睛可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