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16 老张的情商(第1页)

星期一,历来是办公室的例会时间。市委领导要去基层调研,准备抽两个搞文字的一起去。李处长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开会。他点上一支烟,先说处里的事,然后再说调研的事。虽然,他把调研的事讲得很随意,似乎漫不经心,但是,在座的人心里都明白,这最后的几句话才是今儿开会的关键。

跟领导出差,圈里的人叫“来机会”。悟性好的人,遇上几次机会,并把握好,说不定这一辈子也就能混出个人样来。圈里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有了能耐,还得有机会;没有机会,就要耐着性子等机会。”但是这种机会不是谁都能等到的,就像后宫的佳丽,皇帝每天要有多少烦心事,心情难得愉快一次。三千朵鲜花个个都想让皇帝“临幸”一下,那只能是一厢情愿,自然就落得“几个归不无泪痕”了。

搞文字的人没事聚在一起瞎侃时,把这“来机会”分析的透亮。虽说市委常委有十多个,可一半以上各有各的腿,像常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外出时,基本上都是从自己部里带人,市委办的人不能靠,也靠不上。常委秘书长就是市委的“大管家”,大院的“内当家”,轻易不外出。能“来机会”跟着出差的,就只能眼巴巴等着书记和几个副书记了的“垂青”了。物以稀为贵,这机会一少,自然大家都想着机会了。

李处长讲过,看了看大家,等大家表态。一般情况下凡遇到出差,处里的人并不是很积极,总会有人说自己手头的文稿还没弄完,有人说这两天家里有点事要处理,可今天大家都憋着,谁也不想放弃这机会,就连已经五十多岁的老张也不吱声。老张原本不是搞这一行当的,起先在一个国有企业干供销科长,但是干了多少年,也没混出个头绪,还落了不少闲话,尤其让他抱怨的是,几次分房子都吃了亏。后来,打听到市级机关福利好,他便找人托关系调到这里。

平时,他最烦写稿子。他说,这活比女人生孩子还痛苦。凡遇到动笔杆的事,他会第一个把“机会”让给别人。这一点虽然让处长很头疼,可张老有老张的长处,他人员关系特别好。从领导到同事,哪怕就是一个刚来的大学生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找老张,他都来者不拒,跑前忙后,让你一肚子的感激。这样,时间长了,张老反倒成了大家都离不开的人了。本来,大家李处长以为今天老张也会第一个谦虚地表示,机会难得让给大家,可他却一直用手托着头,一声不吱。

李处长看大家都不表态,刚要说话,哪知老张却开了口。“我吗,平时也没怎样跑出去过,总是让大家辛苦,要么,我凑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