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23 谈论文凭(第1页)

瞿南拐出了早市,见时间还早,想到手头还有一篇稿子没弄完,便穿过市政府南门,进了市委办公室的大楼。刚到二楼就见老张和他的儿子小张迎面走了过来,他们很热情地和他打招呼。瞿南笑着说:“莫道君来早,更有早来人啊。”老张神秘地用手指了指楼上,压着嗓子说“阮秘书长早在上面了”。他边说边用手拉着小张说“怎么没叫瞿叔叔呢?”小张刚来的时候,老张几次带小张来瞿南办公室,叫小张拜他为师。打这后,每次小张见到瞿南都叫瞿叔叔。尽管瞿南告诉小张不要这样称呼他,可也没太介意什么。因为,有老张这层关系,再加上接触过几次,他觉得这孩子虽说底子差一些,但脑子也算不上太笨,而且孩子有上进心,所以,凡小张打印的文稿,他校对过后,都悄悄地把小张叫到办公室,给他点拨几下。

瞿南朝张家父子俩看了一下说:“到我办室喝点茶?”老张对小张说,你赶紧换衣服去吧,换好就在楼上活动室等着秘书长。我找你瞿叔叔有点事。一听说换衣服,瞿南知道原来这父子俩来这么早是陪阮秘书长打球的。

都说知子莫如父。老张知道他儿子不是个读书的料,便送他到市体校发展。小张瘦弱,教练便让他选择了球类。实际上,这打球和读书一个样,既下得了功夫,也要有悟性。小张打了几年球,身体比以前好多了,可依然上不了台面。教练对老张说,艺不压身。这孩子积极性高,学到这样也算不容易了,想指望打球吃饭,那对孩子太苛刻了。小张虽说球没学成,但是到了机关,这一特长便用上了。从乒乓球、羽毛球到网球,他都能弄两下。特别讨人喜欢的是他打球从不挑挑捡捡,不管是谁叫他打球,他都乐滋滋的。阮秘书长没什么爱好,除了打牌、抽烟就是打乒乓球,这小张慢慢地就成了他的“专职陪练”了。人是感情动物,一来二去,阮秘书长竟有些离不开他了,到外地写文稿,也总把他带在身边,一来是为打印文稿方便,二来也有个人陪他活动。

一般情况下,领导外出带谁不带谁是很有讲究的。凡领导亲近、着力培养的人一般总是带在身边。就像人们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脾气相投、秉性相近的人总是往一起凑,哪个领导也不喜欢让一个自己看着不顺眼的人老在自己眼皮底下晃来晃去。但是这里也有一个讲究。一个单位的一把手是这个单位众目睽睽的焦点,一举一动、甚至坐在主席台上一个不经意的眼神、表情都能够在属下中引起一番猜测。领导外出若是顶死顶地带着一个人,便会遭来诸多非议。如果这个人世事练达的功夫还不到火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