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书记的话让我明白了他们的难处,于是我对他们说:“领导,这事好办,不就是给你们两间房嘛,到时候我们给你们多盖两间就行。”
吕镇长一听连忙说:“不,不,迎总,我们不能白要你们的房,我们是要投资的。如果我们白要你们的房,那就是加重企业负担。”
“吕镇长,你的意思我明白,你是怕违背政策,但是你想过没有,如果你们投资,这样牵扯到产权的问题不好办,再说你们的经费紧张,所以我就干脆好人做到底,别让你们投资了,到时候借你们两间房用得了。”
“那真得感谢你了。”
“感谢什么?都是一家人,我能发展的这么好,和政府的支持分不开,这里面有你们的功劳。”
“哈哈哈哈,恭敬不如从命,那就这样吧,我们到时候每年给你租金。”
“咱们不谈这个事了,对了赵书记,我向你打听个事,我这次去新加坡,碰到有一对租我房的夫妻,男的姓熊,女的姓左。他们说台湾有个邻居,是个80多岁的老人,名字叫赵慎须,老家是咱们金家口乡赵庄村人,解放前去了台湾,他托熊先生夫妇打听他的儿子,熊先生夫妇就托我帮忙打听一下。”
赵书记听了脸色严峻起来。
“你没问问他的儿子叫什么名字?”
“问了,他们说老人的儿子叫赵小亮。”
“赵小亮是大号还是乳名?”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
赵书记沉思了一会说:“那他为什么自己回来寻亲?”
“那个熊先生说,这个老人在解放前是个还乡团头子,身上背着多条人命不敢回来,怕遭报应。”
赵书记听到这里说:“迎总,不瞒你说,我就是赵庄村人,这个事我瞅空回村打听一下,等打听到这个人之后,我就告诉你。”
“好吧,赵书记,吕镇长,要是没什么事的话,我就回去了。”
“好,你可是大忙人,不过你要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
“谢谢领导关心,那我走了。”
回到栲栳湾,我到了旧村改造的现场看了看,这里历史久远的房子都保留了下来,时间较短的房子基本都拆了。但是位于村最西北角的一处四合院到现在还没定下来拆还是不拆。
关于这处院子,从我记事起就有,房子的主人和我一个姓,也姓迎,以前听老人们说房子的主人是个大户人家,解放前在县城里开了多家商铺,平时做的是当兵的买卖。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