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地心发现(第1页)

为了建造新的房屋,我和白姐,衣中医,沈大爷等人在养老院后边的山体前进行勘察。

“这座山是典型的石山,如果要在这里建窑洞,大家觉得是否合适?”

沈大爷看了看说:“迎老板,这里建窑洞不合适。一来挖掘很困难,二来石头墙容易返潮,对人的身体不好。”

衣中医看了看说:“从养生学角度来说,土窑洞比石头窑洞好,保温,防潮,容易挖掘,但是要做好加固,不然的话,遇到地震容易坍塌。”

衣中医这样说,我很认同。

“衣先生,按照你的看法,咱们在哪里建好呢?”

往西的那条路,那里的山是土山,而且是立土,土质紧凑,不会轻易坍塌,如果在里面加上钢梁加固,任何的风暴雨雪都不怕,就是强烈地震也威胁不到。”

“好,那咱们一起过去看看。”

我看了看周围环境,发现那是一条通往山里的路,在我看来,隐蔽性很好,也适合居住,但是唯一的不好处就是离公路有点远。正当我们在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在洞里搞建设的纪先生说了话。

“迎老板,我站在专业的角度来说一下,你现在的那个养老院确实是不能再居住了,因为溶洞一旦对外开业,那里就会成为游客聚集区,人一多,就比较嘈杂,想住也住不好了老人们喜欢清静。”

“纪先生,那现在的那些房子是要拆除呢还是保留?”

“我建议你保留,虽然那些房子屋顶损坏了,但是墙体是好的,如果把它再加上顶子,用它来做游客休息室很好,也可以把它改造成旅馆,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

结合衣中医和纪先生两个人的意见,我决定在新的选址建设窑洞,同时对原有养老院的房屋进行维修。

第二天上午,宋领导带着各部门的负责同志来到了我们这里,他们看了房屋受损情况,又到溶洞里查看了老人居住条件和开发情况,当即决定拨款100万元,对受灾房屋进行修缮。

我向宋领导谈了想建设新窑洞的思路,并且想让他代为联系建设人员的想法,他听了非常赞成,并承诺联系建窑人员。

宋领导自从知道了白狐的救人事迹以后,非常想看看它长得什么样子,恰好现在白狐一家还没有离开溶洞,我带他去看了看她。

“这就是向我报信那只母狐狸,那只是公的,其他的是他们的孩子。”

宋领导抱起它摸了摸它的头说:“白狐,我给你起个名字,今后就叫你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