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说,极大的提升了对溶洞未来的发展信心。
“纪先生,这个洞长度有30多公里,现在的进度还不到三分之一,你们一定要仔细观察一些新的景点,来丰富溶洞的内涵,将来溶洞开发完成以后,我会在洞口立一块碑,把开发者名字刻在上面,让你们的业绩载入史册。”
“迎老板,放心吧,没有一个建设者不愿意做精品工程,我们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大家所认可。”
这时保安队长郝东方气喘吁吁跑来说:“迎老板,你快回去看看吧,掏窑的有重大发现,不敢往里掏了。”
我听了心里一惊,坏了,莫不是要塌方?不是说哪里土壤很紧凑吗?
“走白姐,回去看看怎么回事。”
我们回到掏窑现场,发现其中的一口窑洞里面露出了一道墙。那墙是用方块石头砌的。
我一看这情景心里想,这里面怎么会有墙呢?再看看这一个不大的小山包,我心里犯了疑惑。
太奇怪了,这里的山四周都是石头山,为什么唯独只有这个小山包是土山呢?
“师傅们你们停止挖掘,先歇息一下,这里面有情况。”
我拨打了宋领导的电话。
“宋领导,我在这里掏窑洞,发现一个情况,里面出现一道人工砌的石头墙,我感觉有点不对劲。”
没等我话说完,宋领导说:“迎会长,我感觉很可能是古墓,我马上把文物局的郑局长叫过去,让他帮你们看一下。”
“好,我们等着他。”
不到一个小时,一辆小车开了上来,车上下来两个人。
“请问那一位是迎会长?”
“我是,您是郑局长吧,欢迎欢迎。”
“你们所说的墙体在哪里?”
“在后山,我们一起去看看。”
一路步行,郑局长看了看这条进山的道路说:“这条路有多少年了?”
“这事我也不知道,我问问衣中医。”
“衣先生,郑局长想知道这条进山路多少年了?”
衣中医想了想说,从我记事起,这条路就存在,至于是什么时候有的,我也不知道。
到了山包跟前,郑局长观察了一下这里的地形,拿着小锤敲打别的山的山体,又看看掏窑这座山的山体说:“迎会长,我初步断定,这座山是人造山,不是真正自然形成的山,这窑洞里的墙体确实是人工垒的,这山里面是什么,目前还不敢确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