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我不怕病毒,就怕父母担心(第1页)

才到圆舱的第二天,杨姗姗就采集了40多例样本.

一套流程下来,每一位患者大约需要五分钟。

刚开始,江城体育中心圆舱医院采集咽拭子的护士人手不够,杨姗姗与另一位护士一起,四天采集了200多例咽拭子。

她与采集组的十余人,累计采集咽拭子1290多人次。

最多时,一天采集了160多人次。

由于每天在圆舱里奔忙采集样本,在朋友圈步数排行榜上,杨姗姗总能霸占榜首。

杨姗姗每天工作时间六个小时,严格遵照换班制度进行休息。

然而,由于采集咽拭子需要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她还是险些晕倒在采样间。虽然进舱工作时间只有六小时,但需要提前一个半小时从酒店出发,防护措施就要做近一个小时。下班后,还要进行消杀和洗澡。

“从出发上班到回来洗好澡,到坐下能喝口水,少说也得10个小时。”

“出发之前,不敢吃水分太多的食物。”

“去之前吃压缩饼干,巧克力这些水分不多的东西,但在舱里有时候还是会有头晕、胀痛的感觉,可能是体能消耗和高强度工作引起。”

有一次,杨姗姗在采样间,采集到三十几个病人的时候,因为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加上采集时需要高度专注的紧张感,让她眼睛发花,险些晕厥。

“最累的时候,会焦虑和恐惧,晚上睡不着,以前从来没吃过安眠药,某天开始吃了一颗,夜里11点多终于睡着了,但早上5点又醒了。”

“我的爸爸妈妈都是农村人,用的都是老年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就是电视,不会上网看我的消息,所以我一直没有告诉他们。”

某天,杨姗姗的母亲在邻居手机上看到了女儿满脸压痕的照片。

刹那间为人父母的家人心疼不已,立即给她拨打了电话。

“姑娘哎,你不要骗我,我每次打电话你说啥都好!”

“原来去支援江城了?也不吱一声!”

“我看到你那些照片了,是不是手上都长了红疹子?脸上都是压伤?”

“……”

与记者和李子林说到这里,杨姗姗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

“我不怕病毒,就怕父母担心!”

江城体育中心圆舱医院入住的患者数量比起先前缓和了不少,杨姗姗和同事们都功不可没。这个时候,再次提起父母亲,杨姗姗还是难免心有戚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