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迷雾森林,盲穿深静脉置管(第1页)

来到床边,病患已是深度昏迷。

呼吸衰竭气管插管,留置颈内深静脉,一般来说医师应站在患者的头侧,因为病房是临时改造的隔离病房,根本没料到这个看起来状况还不错的病患的病情会急转直下。再加上已经通过武阊医院内线联系到了重症病房(ICU)。

ICU的病房已经爆满,没办法再加床。

而且,即便是说此刻能够加床,这个病患的情况也是不允许如此折腾。怕是在朝ICU科转移的路上,这个病人很大可能性就没了。

千钧一发之际,容不得多想。

隔离病区的病床与重症病房(ICU)的病床,完全不能同日而语。这里的床头板难以卸下,所以李子林无法在常规的操作部位穿刺,只能站在患者的侧方,这无疑又增加了操作难度。所以,术前李子林他们几个会商了一下操作步骤和团队配合的方法。

为了节省李子林的体力,先由当班的呼吸科医生消毒铺巾,然后护士准备好麻醉药物和手术器械,接着李子林准备给病患局部麻醉。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子林护目镜内的雾气逐渐堆积。

他正担心完全“失明”的时候,苍天有眼,水汽集中到一定程度,有些地方凝成了一条细长的溪流,汇聚流淌了下来,李子林的视野便在这个小溪中隐约能够看清些物什了。

在旁人看来,怕是会感觉这场景在电影里负责笑点。

李子林穿刺定位时不断左顾右盼摇头晃脑,其实他在看病人颈部结构的时候只能通过这个狭窄的缝隙,如今真实体验了一把管状视野患者的痛苦了。

在这个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李子林只能硬着头皮上阵了。

条件允许,自然是最好。

条件不允许,制造条件,也要上!

很显然,这个病患比较肥胖。

视诊颈部结构不清。

然而,凭借着导师对他悉心指导,加之多年培养出来的手感,李子林还是通过触摸定位颈部三角,局麻穿刺顺利,穿刺针一针见血,置入导丝!

由当班呼吸科医生辅助放入导管,退出导丝,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近乎盲穿,竟然如此顺利,连李子林自己也不敢置信!

穿针引线,已是李子林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由于李子林的“白内障”进展很快,所以后期的导管固定和缝扎工作由当班呼吸科医生帮忙完成。

患者这根救命的导管完成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