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林还是不愿意接受近距离的采访。
在做完了一期苏秋芬的讲述之后,卞翠翠也算是欣然应许。
有了她们的参与,很大程度上,对李子林是一种巨大的解放。
2月10日,是汉东省彭城中医院主管护师卞翠翠到江城武阊医院支援的第11天。
早上6点,在生物钟的作用下,习惯了早睡的卞翠翠准时醒来。
这一晚,她只睡了五六个小时。
前一天晚上她刚值了夜班,从下午4点到晚上10点,一直在武阊医院的重症隔离病房工作。下班前和同事交接好工作,排队脱卸防护装备,洗澡更衣……
坐大巴车回到酒店,已是晚上11点多。
吃完泡面,洗漱消毒完毕,上床睡觉时,已经是凌晨时分。
比起苏秋芬来,卞翠翠似乎更倾向一些医患真情。
“我初到隔离病房工作时,心里压力确实挺大的。”
“住在重症病房里的大多是老年患者!”
“他们不习惯长时间戴着口罩,经常会把口罩摘下来‘透透气’。”
“虽说我戴着双层口罩和护目镜……”
“但还是有些担心病人咳嗽时产生的飞沫,会喷溅到自己脸上。”
“为了节省防护用品,除了进行吸痰、气管插管等暴露风险较大的操作,一般的护理操作,我们都舍不得戴防护面屏。”
“经过十多天的适应,我感觉自己在工作上越来越得心应手。”
“由于重症病房的患者,没有家属陪护,而且很多老年病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卞翠翠和同事们除了完成打针、发药、吸痰、静脉输液等常规的技术操作外,还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例如,帮患者打饭、打热水,协助他们上卫生间,给他们喂饭、擦洗身体、更换被排泄物污染的床单被褥等。”
“穿戴着厚厚的防护装备,在病房里不吃不喝连续工作五六个小时……”
“虽然很累,但每当看到病人情况好转,气色越来越好……”
“一遍又一遍地对你说着‘谢谢你、麻烦你”,便觉得身体上所有的疲惫,仿佛都一扫而空了……”
听到卞翠翠讲到了这里,国家青年报的记者忽然觉得真是一个恨容易满足的人呢!
“某天晚上,我值夜班时,有个80多岁的老太太,一晚上按了7次呼叫铃。”
“我*去看她时,老太太说口渴想喝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