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抢救李子林(第1页)

采访进行的还算顺利,然而国家青年报的记者还是想能够找个机会采访到李子林与韩淑君。

付美丽、李小蕊、席暖晴采访了一半,暂且结束。后半部分,等接下来再重新启动。

身着防护服的国家青年报记者,穿梭在武阊医院重症监护室的走廊,捕捉着韩淑君的身影。

虽说戴着口罩护目镜根本无法辨别容颜相貌,但还是可以通过写在防护服上的文字来辨识出姓什名谁。

功夫不负有心人,国家青年报记者果然发现了行色匆匆的韩淑君。

只见她防护服的后背上歪歪扭扭地缀着三个字,不仔细留意,还真是容易从人群中忽略。

“韩淑君,韩淑君,我是国家青年报记者,我想采访你……”

“您好,我,我现在要抢救病人,对不起了……”

国家青年报记者正要冲上去征询,却被韩淑君柔和中透着黯然的声线浇灭了热情。

“您辛苦了!请继续抢救病人……”

国家青年报记者重重地点着头,继而跟随着她的脚步,朝重症监护室奔去。

此前已经有所了解,韩淑君进驻到武阊医院驰援,一直被安排在隔离病房工作。那里基本上都是筛查出来的患者,情况比圆舱医院要重一些,比危重轻一些。当然,控制不及时,还是随时发展为重症。所以,她的工作负荷与责任并不轻。

进了重症监护室的危重症病房,只见躺在病床上的李子林浑身上下布满了各种导线,艰难地呼吸着。

韩淑君的喉咙里刹那间渗透着哭腔,她顷刻又强忍住了。转而安慰着李子林:“子林,你要挺住,一定会好起来!一定会!一定……”

那声线听得国家青年报记者都要哭了。

不在现场的人,是无法体会到那种面临极致危险时的矛盾心情,更无法体会情侣之间的生离死别。

李子林的面色看起来异常虚弱,比前几天见到的几乎判若两人。

幸运的是,正好赶上国家重症指导组专家邱海波教授各家医院巡诊,武阊医院重症医学科负责人特别邀请邱教授为李子林做了会诊。他检查的特别仔细,甚至不顾危险地贴近了李子林去了解最真实的状况,发现他已经出现了呼吸衰竭的倾向。邱教授立即给出了方案,随时准备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一般来说,呼吸衰竭的治疗,除了氧气疗法外,机械通气是十分重要的治疗措施。

方案才给出,李子林的状况就开始急转直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