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焦急和激动(第1页)

尽管下着蒙蒙的小雨,女生宿舍里还是来了几乎全部的,1977年后参加工作的小青工子们。

这些小年青的,就这几天里都和晓章了,大憨了,包括刘玉莲杨冰,都厮混的很熟了。也大都哥儿长、姐儿短的叫着。有的还接长补短的还开着大憨、刘玉莲他们的玩笑那。

别说啊,无论他是男、女,都打扮的整齐而利落,看上去,蛮是那么回事那。

男的吧,大都弄件套头衫儿,啥颜色的都有啊。下身儿那,基本上都登条裤腿上下一般粗细的“港裤”。脚上,不是“三接头”,就是“青年火箭式”皮鞋。那几个“海拔”略显低的,像张“大个子”他们,那都弄双男式高根棕色皮鞋的高根鞋。

女的那,今儿可叫晓章、大憨他们开了眼了。花花绿绿的,各式各样的,穿啥的都有啊。背带裤、背带裙的,花衬衫、格衬衫的,红的、粉的、绿的、蓝的,大花的、小花的、碎花的,隐花的,还有清一码素地儿的。脚上就更乱了,啥样式、色泽的都有,敞口的、丁字的,还就有穿着布鞋的。太多,也太乱,晓章没去细看啊。

张队、细周、大平、三荒子这些个平日里都在队上要一号有一号的人物,也都和那些个弟兄们一样的,拿着本和笔,挤坐在女生宿舍的大炕上,直眉楞眼地看着,挂在北墙上的那个小黑板。

吃早饭的那前儿,晓章就和杨冰、刘玉莲商量好了,这文化和技术课分三步上。第一个由杨冰讲,说说最实用的写家信和总结、报告。第二步那刘玉莲给大家讲看任务书、桩点号,以及在施工里应注意的事项。最后了,只有放线班的了,由晓章给大家讲,小线上挂着的检波器,它们图形摆放的目的,也就是叫“为什么”。

几天前,指导员、张队、王师傅、田师傅他们说,要是效果好了,以后有时间、机会,就常常弄几回这样的“文化课”

先开始,晓章没意识到,这能是个什么事,真的,就说写信吧,真有人不会吗?能吗?不是说了个不着笑的笑话吧?但那天,指导员给他看邮局送来的,那些邮件时,晓章、大憨他们几个,才略略的有点狐疑了。真的,来的信倒是不少的,但几乎没有青工们的,就是有,也是啥包裹和家人的信。另外,各个班组的那个“学习台”、“决心栏”啥的了,要么就老是那几个人的,要不那就干脆抄人家的,不论是格式、内容什么的,都叫人笑得肚子疼的。这些个“生下来就挨饿;上学闹罢课;毕业就下乡;回城没事做”的人那。要不是命好,他们的爹是石油工人,弄得当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