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组织起来力无边(三)(第1页)

曹明礼听了以后说:“呼主席,你的想法很好,但是我们在基层做实际工作的,更多考虑的是怎么办,理论上说,这些年来农民工增加不少,也有发展的潜力,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他们是谁?他们在哪里?我们又如何把他们组织到工会中来?省里要求的三十万,北梁的五十万人头,我们得一个个去数啊!上次您去象城找白广发谈建会的时候,我记得对您讲过,就我们县总工会就这么十几个人、七八条枪,到了乡镇一级,连个腿都没有。别说普遍建会,要把县里的企业普遍跑一遍,只怕是一年的时间都不够用。我们工会这么几个人,就算是全身都是铁,也打不出您需要的这么多钉子。”

呼维民说:“你上次提出这个问题之后,我也考虑许久了,工会干部人手少,是个现实的问题,我们同样也要面对,并且急需找出一条解决的办法。”曹明礼说:“最好的办法,是和县委协调一下,给我们工会增加几个编制。”

呼维民说:“你也知道这是基本不可能的事。在当前情况下,财政供养的人员和机构只减不增。去向组织人事部门要编制,增加人手,那简直是与虎谋皮。”

曹明礼说:“没有虎皮,也总该有件花衣裳吧。没有人就啥也没有,你总不能让我光着身子去打狼。”他的这个比方,逗得呼维民和齐北梁都笑了起来。

呼维民说:“这个问题,还是需要我们改变观念,开拓思路,用市场的办法解决问题。比如说,可不可以在乡镇、街道一级,招聘一批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充实到我们工会的队伍中来?我觉得,还可以多方面综合考虑工会干部的来源渠道,还可以考虑刚刚退休的工会干部,例如像秦五一那样的,身体还行、工作经验丰富,也有为工会组织发挥余热的热情。再比如,新毕业的大学生,有热情、有干劲,头脑灵活,还有,一部分下岗待业职工,在企业时从事过工会工作,对工会有感情,开展工作有思路……”

曹明礼说:“呼主席,你的意思我明白了。这叫不求我有,但求我用,我们既然增加不了正规军,就大力发展民兵、游击队、武工队!”

齐北梁说:“我们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

呼维民说:“这也不是我的独创,这也是受了外地的启发。工人日报上刊登了江南省西江市总工会招聘职业化工会主席的报道,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说句题外话,这一段时间我开始认真看工人日报,发现还真有点内容,对我们的工作很有益处。今后,我们不仅要订好这张报纸,更要用好这张报纸。今天报上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