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五一”前夕,都是工会工作的旺季。
这个时候是各级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评选的季节。用齐北梁的话来说就是,一年到头咱们求别人,只有这时候别人求咱们。
今年是个“大年”———也就是朔方省劳模评选表彰之年,工会也显得更为热闹,三年一次的省劳模评选,比起每年一次的“五一劳动奖章”,含金量似乎要高一些。
近年来,劳动模范逐渐成了一块引人注目的金字招牌。在北梁体现得尤为明显。呼维民到工会以后,参照东山机械厂“劳模街”的作法,在北梁五一路和工卫街上,建成了两条“劳动模范一条街”,路边的电杆上立起灯箱,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北梁市产生的全国、省、市劳模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代表巨幅彩照陈列其上,一时蔚为壮观。“劳模一条街”建成以来,时常有市民驻足指指点点:“看,这位是张师傅,我们厂的。”“喂,老李,看你上广告了!”闵直方把秦勤等几位著名劳模请到这里,站在他们本人的巨幅灯箱下面,拍了一组照片在报纸上发表,还在全国报纸新闻摄影赛上获了个奖。他把奖金拿出来捐给了他照片的原型秦勤,这事件本身又被北梁当地新闻媒体报道了一回。
由于劳模地位的提高,每次的劳模评选竞争都十分激烈。市劳模评选如此,省劳模评选如此,至于全国劳模就更激烈了。负责组织劳模评选工作的工会,在这个时候也变成了受人关注的香饽饽。一过春节,就有不少领导通过各路关系,向呼维民递条子、打招呼,推荐劳模候选人,推荐的大半是企业负责人。呼维民头疼不已,请教齐北梁该怎么对付,他说:“我接到的条子,推荐的全是企业老板,没有一个向我推荐一名工人。”
齐北梁告诉呼维民,过去很多时候,工会的工作,一定程度上也要靠评选劳这一手段推动开展,比如签订集体合同、开展工资协商、促进社会保障,等等,很多时候,也要靠那些劳模企业家支持他们的工作。所以有时候也免不了与相关部门有关领导在劳模指标比例、劳模评选条件上有所妥协。每一次评选,企业管理人员的比例都有些偏高。但是如果不妥协,不仅会得罪人,还会影响工作。
呼维民说:“我头一次干这工作,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但我觉得,肯定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都照顾到,也就相当于都照顾不到。我认为,不管过去是怎么做的,从我这一届开始,咱们改一改规矩。劳动模范是一个光荣的称号,我们评选出的劳模,也要对得对这个称号。我们工会组织,要把真正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