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孟贵的这件事闵直方知道,这是发展道路报的记者站站长常言最有名的报道之一,后来还获了中国新闻奖。闵直方也参与了采访,写过几篇报道,不过因为比不上常言的首发优势,才没有作出什么名堂。文学上说,第一个把女人比喻成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是人才,第三个就是蠢才。新闻也是这样,同样的事件,第一个发出报道的是金子,第二个发出的是银子,第三个发出的就是渣子。闵直方一直认为,在维权领域,他们的报纸应该是天然的老大才对,那次报道被常言抢了头筹,他心中隐约地有些不平,好像是自己锅里的食物,被另一个人突然闯进来抢吃了。
他一直想着找机会扳回一局,现在机会来了。他听到今天反映问题的辛季安,居然是辛孟贵的本家,而且几乎是同样的遭遇,一下子调动了他的新闻敏感。一个整体的新闻报道计划在他们脑子里迅速成形:先把辛季安的欠薪讨回来,然后再探索追究农民工欠薪现象的成因,再探讨破解这一现象的长效机制,进而,还可以写一组深度报道,探寻一个农民工家庭的苦难命运……
他决定亲自出马去办这件事。
他让辛季安把相关证据准备好,又从朔方工人报新闻部带了一名年轻的摄影记者,告诉他准备明天到北梁采访。
晚上,他给呼维民打了个电话,说:“你上次在东山厂答应帮人家讨工钱的那几位农民工,现在找到我们报社头上了。明天我准备去碰这广鑫公司一回,你要不要一同去?”
呼维民在电话里说:“抱歉,我刚到北京,向全国总工会汇报咱们联合为农民工讨薪的事情,全总领导很重视,表扬了我们的作法。广鑫矿业的那件事,最近我一直在协调,现在看来还有点难度。你能出马自然最好。我让我们市总工会保障部部长吴树山等着你们,陪同你一起去。请你告诉那几位农民工,最后实在不行的话,我们会先从工会的应急资金里,给他们把工资先行兑付了。一定要让他们在年前拿回工钱!”
放下电话,呼维民对媳妇说:“抱歉,这回又在家里住不了几天。你也听见了,年前工会的事实在太多。我明天汇报工作,后天就得回去。你记得在放假前,再去看望一下那个叫楚中天的孩子。”
媳妇说:“两头抱歉,你也真够忙的。放心吧,那孩子我一定关照好,前不久我们系里给他找了个勤工俭学的岗位,还过得去。他母亲是谁?象城县村里的小芳?”呼维民笑笑说:“不是,是北梁厂里的小芹。”媳妇知道他底细,倒也不深究,换个话题对他说:“工作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