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燃起的热潮(五)(第1页)

第三十章《地火》燃起的热潮(五)

刘奎使劲喘了一口气:“你这是要谋、杀老子啊,差点憋得我无法呼吸。

咦?你们已经全都写好了?这样搞的黑板报看着真新鲜,标题也很醒目:巾帼英雄陈淑芳!好,很好。

这是什么?《地火》?出来了,哈哈,我还叫小王和小惠子来帮你了,没想到你,哦,是你们的效率这么高!

第一版头条标题:冰水泥水挡不住,巾帼英雄创奇迹-――陈淑芳苦干将近24小时不下火线,创造了行业单位时间大直径焊口焊接超额一倍的奇迹。

这个标题有点长,可我觉得很具体,很提劲。不错,真的不错。”

李奎非常满意,对他来说,虽然不能写出来多少字,认识的字也算是不少。尤其是这些常用字,他基本连看带猜的也看得差不离。

李奎在高高兴兴地看黑板报,特别对周登山的那首诗非常感兴趣。

“这首诗好啊,你们看,一场冻雨漫地来,沟满壕平野狗哀。唯有红妆多壮志,不惧冰水焊枪在。一夜一天浑不怕,巾帼英雄曜日开!多么朗朗上口啊,而且,这里写的红妆和巾帼英雄不都是指的陈淑芳那丫头吗?好,很好。”

周登山笑呵呵地道:“过奖过奖,主要是陈淑芳同志的英雄事迹太感人了。”

谁都没有注意到,张静的眉头已经挽成了疙瘩,他在心里琢磨着,如果在这个时候,自己提出了苦干加巧干这个口号,合适不合适?

如果被职工们误会了,自己将如何自处?

如果大家都认可了自己提出的这个建议,那岂不是说,陈淑芳的英雄事迹成了蛮干的笑话?这可是原则问题。

是不是要等到李进才教导员回来才能最后决定?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这个偏僻的乡间田野的基、地来。

不过,李奎既然说了李进才的指示,那么执行是必须的。

李奎跑到炊事班,把正在忙活大锅饭的皱巴叫过来,让他给张静他们煮了一锅宽面条。纯粹的麦子面做成的面条,虽然有点黑,但不是没去麸子的那种,吃起来有嚼头的那种。在那个时代,这已经很好的伙食了。

大块的已经炖好的大排骨,每人的碗里放上一块,算是犒劳了一下这几个忙了一宿的家伙。饭票和菜票都是李奎出的。

当东方的天际露出鱼肚白的时候,张静盼望已久的那辆非常熟悉的小吉普终于出现在的朝霞的霞光里。

李进才教导员终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