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烟头飞了,不见了(二)
会议结束之后,明大头头儿,立刻命令全体与会人员马上集合上车,去场站。
但是啊,张静和张淘金到现在一口饭还没吃,连一口水都没喝呢,他们俩急忙跑到公司的小卖部买了几个面包,灌了一行军壶开水,就急匆匆地跟着一直着急的等着他们俩的第五守冠跑向了最后的一辆中巴车。
张副总自带了车子,明大头头儿名义上没有使用专车的权力,但是,他的车子是公司最好的,而且让小汤暗示其他公司头脑不许乘坐。
所以,包括李经jing理和技术科的几个人,都和大家挤在最后这辆中巴车上。
张静注意到,第五守冠这家伙除了胸前有个相机,还有一个摄像包,一看,就知道里面有一部相当先进的录像机。
张淘金羡慕地说道:“你小子比我们报社还阔气啊。一会借我使使过过瘾。”
第五笑道:“没问题,只要你喜欢,在你们回去之前,这玩意归你用了,反正我觉得扛着这东西挺累的。还没有啥用处,不如拍几张照片,还有可能在报社发表呢。”
张淘金哈哈大笑:“你小子挺会算计,好,没问题,只要你拍的片子不太难看,上报纸还不是我的一句话,那啥是张静的一句话。”
车子下了公路,在土路上又颠簸了将近一个小时,才来到了场站。
这是个大站,张静和张淘金没有跟随张副总他们去高处检查站内的各种问题,他们根本不懂。
他们去了只能是添乱。
而是开始观察整个场站的情况,采访,就是见缝插针的事情。
张静发现,这个站最令人咂舌的,就是高达三四十米的微波塔。
在很高的地方间隔着有两个暂时停留的平台,两名铁塔工正在朝上爬!看着就让人眼晕,头晕。
张淘金摆弄着第五守冠拿给他的那台崭新的录像机,他这是开始熟悉这部机器呢。那时候的录像机可没有卡,全是带,那个年代还是以A4带为主,就是相当于现在的A4纸张那么大,厚度在3CM以上,只能录30分钟,张淘金一个人就扛上设备对准了微波塔。
他开始从高到低、从远到近进行录像,而且,他还不忘偶尔用照相机把一些他感兴趣的场景拍照下来。
他的这种工作状态,看上去很专业,很高端。
张静和张淘金没有注意到,第五守冠在门房旁边的长椅上打开了张淘金的摄影包,取出了他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