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今夜又是月如钩(第1页)

第一百四十章今夜又是月如钩

历时四个多月的拼命攻关啊,终于结出了硕果。从此时此刻起,关于燃气轮机零件损坏无法替换的难关终于被攻克了一个大口子。

被卡的脖子松动了。

张静和张淘金在每一次采访的过程中,其实也是一个接受再zai教育的过程。

基ji层职工的冲天干劲,不能不影响到他们。

这人啊,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

职工是这样的,搞文字工作尤其是搞新闻工作的,更是这样。

其实,说起来,任何新闻都是旧闻。这是相对创造出成果的人和接受这个成果事实的受众来说的。

张静带着陈建民的长篇报告文学《闪光的足迹》和自己写的长篇通讯《三年磨一剑》以及张淘金拍摄的大量刘剑和站里职工们奋战不休拿下进口设备国产化替代零件的照片,赶回了报社。

这两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给刘剑这个基层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职工们的冲天干劲做出了一个精细的描绘,是两副写真的图画。

两篇稿子第一时间就刊登了出来,用最快的速度发往了全国各地的石油天然气管道单位。进口设备坏损零件国产化,这个好消息振奋了所有技术人员的精神。

同时,也大大提振了管道工人再创新功勋的战zhan意。

这其中,就包括了石油天然气管道系统的江河水平穿越的队dui伍,第三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公司和它下属的穿越处。

夜凉如水,儿子写完作业,早早睡下了。

孩子的姥爷本来说好了退休之后,要跟着女儿和女婿一起生活的。只是,他回去了一趟天海市,就再也不肯回来了。

他的理由很充分,在女儿女婿这里,他就是个孤独的老头子,女婿整天不着家,经常出差,即便是回家来了,有时候还要写稿、编稿到深夜。

女儿呢?当了幼儿园园长之后也很忙。除了编写教材、家访,还要和那些新来的幼儿教师们谈话,当然还有做不完的家务活,还要经常给外孙子辅导功课。

外孙呢,上完学回到家,还有写不完的作业,看得老爷子心里疼得慌。

总之,没人陪他说话。而天海市,有太多的老朋友和老战友了。整天走东家串西家的,小日子过得非常舒坦。

今天就很好啊,张静和燕红梅很少有的这么清闲。

“今夜又是月如钩……”站在阳台上,张静突然兴起了诗shixi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