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大漠壮歌无须全(三)过去的家园(上)
“过去的家园”这是维吾尔语中,对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称呼。当然,还有几种称呼,“进得去出不来”、“地底下的城市”、“地底下的家园”等等,这是千百年来,随着旅人的心情被传出来的对塔克拉玛干的古老称呼。
这是老唐在回第二分输清管站的路上讲给张静他们听的。
在大沙漠里,场站的起名很有意思,有时候是根据所在地的一些特点起名的。
比如黑石砬子,就是因为那个分输站后边不远有一大片黑石头。虽然被沙漠的狂风吹得菱角全无,仍然顽强地趴在那里,就像一头头黑虎。
至于,没有特点的场站,就像大沙漠里,那些沙丘都是流动的,没法找到特别的东西做地标,就只能用数字称呼了。
看着号称沙漠生命线的那条公路在不断后退,初次进入大沙漠的张静、张淘金和张医生等人只剩下了默默无言。
老唐那种带着四川口音的普通话在他们的耳边断断续续地响起:“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沙漠,同时还是是世界最大的流动性沙漠。
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分布在新疆四个地区界内:巴音郭楞、阿克苏、喀什、和田,是中国境内最大的沙漠,在地图上,被称为塔克拉玛干沙漠。
它同时也是全世界第二大的流动沙漠仅次于阿拉伯半岛的鲁卡哈利大沙漠,那里的沙漠更大,大约是65万平方公里。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属于暖温带干旱沙漠,夏天酷暑时节最高温度达67.2℃,昼夜温差达40℃以上。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
而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
如果咱们是旅行家,就可以体会到,这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其实是非常美丽的。
在旅游界,他被评为华夏五个最美丽的大沙漠之一呢。”
第五守冠笑道:“刚来的时候啊,我们特意跑到那座被称为圣墓山的地方去看了看,真的非常美丽啊。
沙漠里有两座红白分明的高大沙丘,它们就是圣墓山。它是分别由红沙岩和白石膏组成,懂行的人说是沉积岩露出地面后形成的。
“圣墓山”上的风蚀蘑菇,奇特壮观,高度大约5米左右,酷似蘑菇的巨大伞盖底下可站满10多个人,当然,是正常的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