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忠诚重于泰山
晚饭后,四队的教导员老韩和王璞带着小唐和张淘金来到刘芳的帐篷,他们请张静去队部谈一下明天的采访事情。
哪想到,张淘金看到床上的刘芳,立刻从摄影包里掏出相机开始拍摄!
同时,他在刘芳旁边的桌子上还摆上一个巴掌大的录音机,按下了录音键。
他一边拍摄,一边开始问话:“小刘啊,听说你当时正在焊接管道呢,怎么突然跑去救人了?”
刘芳道:“别人都在山坡下面,机器上不来,只好把电线拉长,我的工位正好在那个悬崖下方不太远的地方,所以听不到太大的噪音。这才能听到微弱的呼救声。”
“那孩子当时情况怎样啊?”张淘金继续问道。
“他当时双手抓着树根,已经精疲力尽了,我如果晚到一步,他可能就掉下去了。”刘芳道。
“哦,那么,你把他拉上来不就可以了吗?怎么听说你反而莫名其妙地掉下去了?我还听说,如果没有那些杂树和那个小平台,你一定会没命的。你看到那个小平台了吗?当时是什么情况?”
刘芳道:“我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掉到崖下去,只感觉背后,就是腰部,似乎有人轻轻推了一下,当时,我身子前倾,重力都在上半身,所以,一下子就头朝下栽了下去。”
张静明白了,采访已经开始了。他对刘芳说的话留了心,为什么刘芳会有这种感觉?似乎有人轻轻推了她的腰部一下?
不过,很快,他的精神就转移到工作上了,这事有时间再问。
张淘金的表现,这就是一个有经验的记者应该必备的素质,具有新闻敏感,能随时随地发现新闻线索,随时随地开始现场采访,绝不会等到灵感消失再按部就班地去采访。这种经验和素质已经成为了这些有经验记者的本能。
不过,张淘金只是个摄影记者,文字采访他经验不是很多,所以问话的时候,没有带好被采访人的节奏,没有能做到和被采访者很好的互动。在老练的记者眼里,他这样提问是不妥的。
但是,对于张静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
他认为,这一连串的发问,没有一句是废话,都是在挖掘新闻事实素材,不断地深化和还原当时事发时候的场景。
问题太多,刘芳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了。再说了,这位可是工程队领导陪同过来的人,还是穿着那么奇特的,好多兜兜衣服的记者,手里拿着不断闪光的相机,桌子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