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飞沙走石是真的
“我在想去大漠戈壁采访的事情了,这次回去,我就要去大西北了,好向往啊。”
魏长青一拍大腿,气哼哼地吼道:“算我白说!”
“你急个什么劲儿啊?一会儿你和我一起过江,我就想看看这丫头怎么越来越不懂事了呢?”张静其实已经想好了。
“还丫头?她都快四十啦!你就宠着她吧。哼!”魏长青低声嘟囔着。
张静根本就不搭理他,张静这个人有个本事,一心可以两用,甚至三用、多用。
当老师的那会,他给学生们讲课,算得上是声情并茂了,别说语文课了,就是高中的数学课那么抽象枯燥的课程,也会被他讲得有声有色。
眼睛盯着同学们,看看有没有走神的,嘴里在讲解课文的要义,手里在板书。有时候还要引经据典地讲一个和课文有关的小故事。
这样,可以锻炼和延长孩子们的有意注意时间。
当需要关顾到孩子们无意注意的时间段,张静绝对不会讲解生涩的课文,因为,那个时候,他知道,就是累死你,讲课的质量也是事倍功半。
不可能让孩子们一节课四十五分钟都能精神抖擞地听你在那里白话。这是心理学教授在上课的时候多次强调的注意事项。
念过师范学校的老师都知道这一点。
一般来说,孩子们的年龄不同,有意注意的时间长短也不同。张静在高中讲课的时候,从来没有超过二十五分钟。余下的二十分钟、二十五分钟,他用来转换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培养孩子们发散性思维的方法,以及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让孩子死记硬背。
当然,那时候张静也不过刚过十九岁,还是虚岁,他的学生有的已经二十一岁了。因为大文化命的原因,学校没了老师,停课了,等又开学了,他们的年纪已经很大了。
只是,在农村,尊师重道是自古传下来的一种美德,张静年龄虽然小,在同学中的威望却很高,除了他讲课吸引人,其实说起来,主要的就是因为他有一个老师的身份。
这个身份给他带来的影响是终生的受益匪浅。自信、自强、乐于助人、富有正义感等等一个老师必须的品质,在张静的身上都可以明显地感觉到。
所以啊,张静的同学和兄弟们不知不觉地就把他当做了拿主意的人。
魏长青更是如此,就连自己媳妇不愿意跟着他来公司上班,都要让张静去出头。
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