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三年磨一剑(二)小燃机大天地(第1页)

第一百三十四章三年磨一剑(二)小燃机大天地

新闻写作有时候和搞科研其实是一个道理。不能闭门造车,否则一出门就不合辙。

比如岳老给出的题目:三年磨一剑,一肩担起双燃机,这样的提法其实是不准确的。

两台进口的燃气轮机,接手的华夏zhong方工程技术人员根本还没有熟悉这种玩意儿,无数大大小小的零件组合到一起,才能成为自动化代表先进科技可以工作的巨大机械,一个人无论如何是完不成的,也担不起的。

这要是一个人能够完成两台进口的,昂贵的燃气轮机的组装任务并且保证一次运行成功,真的非常的难,即便是昼夜不停的工作,累死了,也完不成的,所以,那种极ji端的提法是不正确的。从主观和客观上都不能保证天然气投产的时间要求。

这种工作,是需要一个集体来完成的。

但是啊,任何工作,都需要分工进行合作来完成,这才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所以,他也想到现场来采访一下,单凭工作汇报和看材料根本不可能把一个模范人物写活,更不可能写得生动,而且会距离真实越来越远,甚至是贻笑大方。

事实上,张静要采访的刘剑作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负责的只是两台燃机的部分自动化部件安装和检修以及首站数据采集和数据远传,即便是这样,也需要极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刘剑的另外一个任务,就是逐步实现燃机零件的国产化。这也是一个很困难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关燃气轮机技术知识方面的积累也丰富的经验。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付出血汗,不付出不可想象的心血,一切都是空谈。

燃气轮机这玩意儿,相比其他机械来说,很大,很重。但是,比起天和地,它不过是一粒尘埃。

只是这东西的自动化程度太高了,而我们国家对于这种进口的东西了解太少了。

没有国产的这种东西,所以,就需要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从头开始对它进行研究和分析。

从安装这种大家伙开始,战斗就已经打响了。

刘剑,一个二十多岁,在专业方面特别优异的技术员被公司委派过来,承担了了燃气轮机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装和调试的重任。

很自然的,还有将来的燃气轮机数据采集和远传,首站的部分参数和接线的设计工作,以及很快就要提上工作日程的部件燃气轮机部件国产化,这副担子也压在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