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清道长的鼎力相助下,总算不虚了阎王府之行,把海娴从臭名昭著的十八层地中救了出来。回到高上大洞观时天还是漆黑一团,也不知是我与一清道长锐身赴阎王府的那天夜里,还是第二天抑或第三、第四天的夜晚。收回拂尘后,一清道长沉吟片刻,问道:“蓝姑娘,《高上大洞玉经》乃是高上大洞观的镇观之宝,它所发散的金光足以令一些法力低微的妖魔鬼怪为之丧胆失魄。即使是像宋时儒这样身怀异术的*师也大伤真元。但蓝姑娘好像并不惧怕,不知这是何故。蓝姑娘可否告知一二?”
蓝海娴想了想,答道:“小女子心中也甚为奇怪,思来想去大概是与小女子曾经多次临写过玉经,对玉经熟谙在胸有关。”
一清道长捻须颔首道:“怪不得!这也是缘分。听贫道的恩师讲,蓝姑娘与本观的创派祖师混元有着深厚的渊源。”
蓝海娴嫣然一笑:“正是,混元老……”蓝海娴早就叫“混元老道”惯了口,此次也是脱口而出,刚说了一半才感觉不妥,连忙改口,“混元道长慈悲为怀曾救过小女子一命。不过后来还是被宋时儒破了他的驱鬼术,小女子才会被宋时儒碎骨扬灰,永世不得投胎转世。”
“照理说混元祖师爷的法术即使胜不了宋时儒,也不会败在他的手下。贫道估计那时混元祖师爷是在闭关修道,撰写《高上大洞玉经》,无心他顾,才会让宋时儒在翠屏山下肆意妄为。”
蓝海娴沉吟不答,抬头看着苍茫的夜色,半晌才长叹了一声:“万般都在命,半点不由人。奈何,奈何!”
一清道长摇头道:“蓝姑娘此言差矣。万事万物都逃不过一个缘字,佛度有缘人,道又未尝不是如此。既然蓝姑娘跟高上大洞观有着如此深厚的渊源,说不得贫道只得救人救到底了。”
我听一清道长话里的意思好像是要想方设法替海娴收集撒于小溪之中的骨灰,心中大喜,连忙道谢。
一清道长捻须微笑:“蓝姑娘能不能投胎转世就在吴校长你的身上了。”
“我?”我惊愕不已,我是凡人怎么能管得了三界的事。
“天机不可泄露。吴校长,把你背上的玉经还给本观吧。”
又来这一套!无可奈何我只得取下装着《高上大洞玉经》的檀香木匣子,双手捧上恭恭敬敬地交给一清道长。
“师父回来了!”估计是听到了我们的说话声,玉冠兴冲冲地从观里跑了出来。
“玉冠,为师请的朋友可都到了?”一清道长问。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