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的中国东北犹如是一幅银妆素裹的山水画,然而在沈阳故宫的同治皇帝却没有心思观赏这美景。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的天平开始向天国方向倾斜。一场缺乏战略目的的战争让一向以睿智著称于事“改革皇帝”的声誉受到损害,甚至有外国报纸称这是“一个老人帕金森证的先兆”。事实上这位老人也有他的苦衷。
每当想起日本的时候,同治皇帝总是感到脊梁骨发凉,总感觉到有一双绿油油的眼睛在背后盯着自己,狼子野心啊。
那新雨笔直地坐在椅子上,目不斜视。这是他第二次接受皇帝的接见了。
“那卿,你为何不坐的随便一点呢?这不是在金銮殿上。”皇帝微笑地说。
那新雨恭敬地说:“是,陛下。”
皇帝用手掌轻轻拍着自己的额头说:“看看朕,老啦,忘了你们这些职业军人向来是如此的。”
那新雨道:“皇上阅历丰富,岂能和常人一般相比?”
皇帝说:“我就喜欢你们这些职业军人,连马屁都不会拍,比朝里的那些人强多了。”
那新雨原本是正红旗师团的一名旅团长,在战争初期以首先应用快速纵队战术而闻名于世。但令人奇怪地是,尽管最先应用快速纵队战术,但他的总战绩却只排名第四,联想到当时清军在一线展开了九个师团,这个战绩只能算是平平。所以当时皇帝招他进京完全是因为他第一个使用快速纵队战术而已,并没有考虑其他。可是接见之后却发现此人绝非等闲,而且之所以战绩平平是因为他最大限度地约束部队冒进,并且在战术运用上也可圈可点。因而战果虽然不是最大但是损失确实最小,而其他部队的快速纵队一旦遭到伏击,损失往往巨大。皇帝也是一时兴起就问他对此次南征有何看法,那新雨不温不火地说了一句:军人不介入政治。谁都听的出来这话里透露出对这次贸然南征的不满心理。恰巧皇帝也一直为这次南征烦恼,竟破例留他入宫夜谈。关于这次谈话的内容没人知道,但第二天那新雨就被任命为清国快速机械化师团的筹备总监了。
“新雨呀”皇帝换了个更亲热的称呼愁眉不展地对他说:“你需要的东西朕算是马马乎乎地为你筹备齐了,你可不能辜负朕呀,我明天还要对议会那帮顽固的家伙呢。”
那新雨心头一震:“怎么?外面风传的是真的?”
皇帝淡淡一笑:“即使不全是,也有些是真的。”
那新雨顿时觉得自己肩头的担子又重了许多。那天晚上,凭借着一个职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