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清国的南征是一场奇怪的战争,清国国内的反对派将其称之为“赌国运”,而国际军事观察家则认为清国实际上发动的一场战略目的不明确的战争,尽管他拥有训练有素的军队和优秀的战术家,但战略策划还滞留在游牧时代。
虽然在战略上清国一塌糊涂,但在战役战术上还是可圈可点的。北平战役在持续了37天以清国的压倒性的胜利而告终。清国在这次战役中共投入13个师团和直属支援部队共计30万人,伤亡(含病、事故)不到两万,却取得了惊人的战果攻击歼灭、俘虏天国军队150万人,即使考虑到天国实行的是军政教合一的体制这个战果也不小。
清国的军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所有的军官都是职业军官,在装备上军队正走向半摩托化,其中曾是皇帝亲领的正白旗师团摩托化程度达到了80%。武器从师团属的100毫米以上的大口径火炮到步兵小队的轻机枪、掷弹筒一应俱全,火力配置完整。在具体战术应用上航空观测气球和远程火炮的完美协同让白天的战斗成为了天国军队的地狱,一位天国新军军官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我朝旧制圣兵制度根本不适合现代化战争的要求,既装备低劣又缺乏训练,有的士兵仅装备两颗手榴弹或者削尖的木棍发起冲锋,这种战斗除了消耗敌人的子弹之外没有任何效果。相反敌人的军队十分正规,清妖的炮兵观测气球在能见度好的白天可以观察30公里的纵深地域,这在北方的平原尤其效果明显,往往白天我军一集结就会遭来致命的炮火。我们只能利用黑夜奔袭敌人,但这有成为单程的进攻,因为要想让士兵在一夜之间往返奔跑60公里,还要有效的攻击敌人事实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不光是炮火运用,还有快速纵队的运用,飞艇的轰炸和伞兵的空投,陆战队的抢滩。(特别是伞兵的投入实战甚至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北平战役简直就成了新式现代化战术表演的舞台。
当飞机掠过战场上空的时候,双方的士兵都不约而同地停止了厮杀,仰天而望,虽然双方军队都拥有飞机,但此时的飞机还是比较希奇的。清国的飞机航空队在战争爆发的时候还没有完全训练完毕,日本的相关设备也还没有完全输送到位。天国在战争爆发前虽然已经装备有了近百架飞机,但是大多隶属水师部队,其余的属于南方的新军编制,若大个北方一架飞机的编制也没有。
“还想再飞一圈吗?”驾驶员问坐在飞机前座上脸色苍白的石家驹。
石家驹哪里还说的出话了,要是一张嘴恐怕就得立即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