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关家大院里张灯结彩、火树银花,红彤彤的双喜字随处可见。春末夏初,来贺喜的人绮罗珠履、缓带轻裘,喜盈盈的奏乐声充耳可闻。
围墙边挨挨挤挤盛开着的蔷薇花香味早就被美酒佳肴的香味盖住。关家有两进大院子前后相通,每个院子各摆放三十桌酒席。每张圆桌上的菜肴美酒都极其丰盛,“山中走兽云中燕,陆地牛羊海底鲜”,一道道菜忙不迭地上着,一杯杯酒不间断地斟着。猜拳吆喝声,劝酒碰杯声,声声入耳。人影晃动,灯火通明,连天上的星星都眨着眼睛看着这幕人间盛况。
关家主房的厅堂虽然宽敞,放下三张桌子倒也显得拥挤了。这三桌酒席席面更加考究,中间的一桌是关家家族长辈,靠东边一桌是白秀屏的娘家人,西边一桌人是今天这个婚礼中所有忙碌的主事人,当地也称为“忙人”或者“大老知”。这桌上的人是操办喜事的总管,因为他们根据关家的情况掌管整件喜事中所有物料的采购,帮佣的调拨,大小事件的开始与结束等。
谁家要办喜事,离开“大老知”们是不行的,不光离不开,还要绝对信赖他们,因为整个事件是否圆满,是否节约,是否顺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因为操办过太多的喜事和丧事,这些五六十岁的老朽们,一个个心眼多得像筛子,算盘打得像铁蛋,他们衣着一般是体面的锦缎,还有手上佩戴着象征威信的玉扳指,也有喜欢夹着烟卷儿的,不管见谁,他们常常笑逐颜开,谈吐严密,但他们都是圆滑的笑面虎。
“大老知”们要是真心为人家办事,那事情肯定是一顺百顺,相反,如果事主家里有什么地方怠慢了他们,他们少说一句、少跑一趟,那整个事件就会差强人意,甚至纰漏连出,让事主受尽刁难。所以,在当地,“大老知”们是要端端正正地被请进主屋大厅里,也是要设好席面款待的。
此刻,酒宴正酣。
关应谦抽完鸦片,来到前厅,父母和祖母都在这里聚集,现在他和正常人一样,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他神情自若地来到酒席旁。他一出现,屋子里几十道目光像探照灯一样全部停留在他身上,他是风采翩翩的新郎官,身上的吉服喜庆气派,在人群中格外显眼。祖母马上就笑得合不拢嘴了,“一转眼我们谦儿就成了大人了!今儿也是娶媳妇的人了,看看是出落的愈加英俊了,想想小时候尿裤子的样子,好像就在眼前呢!......”
一句话引得满屋子人哈哈大笑,有自家长辈,还有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