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八章发蒙养正之少年康平(第1页)

一百四十八章发蒙养正之少年康平

冬天,黄河流域的土地上一片枯黄,贫瘠的盐碱地上发着一片一片的白光,那是土壤里晕开的一圈一圈的白色盐碱,这样的土地下的水井里打上来的水,吃了很容易引起牙齿的黄褐色。

在这样的土壤里,只有茅草可以生存,茅草在春天发芽,夏天抽出长长的叶子,最高能长到一人多高。一般人没看见过茅草开花,是的,茅草没有花,因为它的花在春天刚刚发芽的时候已经被嫩芽包裹在里面了。它的花朵像棉絮,在最最饥饿的时候,这茅草冒头时棉絮一样的花穗,就成了人们救命的粮食。还有埋在地下的茅根,白色的,很脆很甜。

在春天,也是庄稼人最青黄不接的时候,河滩上,沟渠的坡度上,就会有人默默地挖着茅根。

萧家的孩子们都在挖茅根,老大带着两个妹妹。

“康平比我们清闲,他就可以留在家里帮助娘,我们几个出来挖草根!”最小的孩子穿着阔裆的棉裤,一间绿色的花布小棉袄,脚上踏着一双毛窝子。

“嗯,他在跟高先生读书,娘说,康平脑子好用,是个读书的料子!”大哥说。

第八十六章快意江湖之重逢父子

大庆和李顺都暗自吃惊,还真是一头福畜,连闹脾气都是为主人好啊!大庆盯着李顺问,“哥,你的大黑马哪里得来的?这么有灵性?”

“这是义和团的一个头目大哥送的,他盼我能投奔他呢!”

“真是太好了!”大庆的口气里都是向往。

二人打马继续赶路,这次走对了,不再是顶风而行,马儿跑的也轻松多了。

和康平第一次投奔萧家的时间一样,掌灯时分,雪下到脚踝那么深的厚度,那户熟悉的人家终于出现在视野里,这院子没有什么变化,推门进去,房门虚掩着,二人径直走人,大庆提醒李顺,“哥,也该先打个招呼啊!”李顺这才停下脚步站在院子里喊了一声“大嫂家里有人吗?”

这喊声一落,房门打开了,一个女孩子探出脑袋,看了一眼李顺,又把脑袋缩回去,只片刻功夫,两扇房门哗啦一下同时打开,一群人都拥在门口,最前面站着的妇人,就是我的曾祖母,后面是四个孩子,大个子的一眼就看出来,是长子,也是和李顺打过交道的,李顺在其他的三个小脑袋里寻找,目光相撞的一刹那,李顺嗓子里如同堵了一团棉花。

“爹!爹!”康平首先喊出了声音,“真是我爹!”

父子俩都呆在原地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