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别下山,回到学馆,周理好生喜欢,就叫弟兄几个演习兵法,老先生把一天里的时间分成三份,一早读的是四书五经,中午读的是兵法,下午是结合《资治通鉴》和《孙子兵法》等展开军事和治国方面的讨论课。
到了晚上,兄弟四人还要进行武术的练习。
他兄弟四人每日在空场上,开弓舞剑,舞刀抡刀,好不热闹。
一天,周理问汤臣道,“你要学什么家伙?”
汤臣说,“我和大哥康平一样,我也喜欢学长枪!”周先生说,“那就传你个枪法”
他又去问张显,张显说。“我觉得长枪虽然好,但是假若一枪刺过去没有刺到怎么办?要是有一个带回钩的长枪就好了,也和大哥一起学枪法!”
周理呵呵一笑,“原是有这个家伙的,叫做钩连枪,我就画上图样与你,叫你父亲去照样打成来就可以了,因此就教你个连钩枪法吧!”
王亨道,“弟子想来,妙不过是大到,一刀可以砍死两三个,如果好了,可以砍死五六个,如果从早到晚一直砍下去,那不是可以砍死成千上万个洋鬼子吗?”
周理望着他,徐徐说道,“你既爱使大刀,那就教你一套最阴狠无比的刀法!”
王亨拍手笑道,“极妙极妙!”
周理本就本事高强,又加上年迈,恨不得把平生本领全都交给弟子们,尤其是螟蛉之子康平,更是尽心传授。再加上康平天资聪颖,很快就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武艺和才学都在三位兄弟之上。
一日王亨找到师父说,“先生,弟子思量,如今都是洋枪洋炮,我们这舞刀弄剑的花拳绣腿,还能派上用场吗?“
周理到,“你说的不假,战场上你死我活,强者为王,可是,洋枪洋炮再坚硬,可也又用完的时刻,在面对面肉搏的时刻,比的又是什么呢?”
王亨道,“徒儿明白你的意思,可是师父你看到了,刀枪使用得再好,体格再怎么强健,还不是和义和团那些人的命运一样,都被洋人收拾了?”
“哦?那徒儿说说你的想法吧就!”
王亨低头想了想,站起身,满脸豪情壮志,高声道,“徒弟想的是,要从军,去战场适应炮火连天的生活,强过在这里纸上谈兵!”
周理知道这王亨是个一勇之夫,他这样的人适合厚积薄发,一鸣惊人,因为他心性脆弱又目光短浅。一旦遇到了挫折和失败,就有可能一蹶不振,如同鸟儿,在翅膀不够强壮之前,还是要晚点飞翔。一旦飞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