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回过头来看着马腾,欲言又止。()马腾道:“锦川兄不用顾虑我有什么想法。我这一命是你所救,不管你怎么决定,总是舍命陪君子了!”
杨华道:“我们如果在这里坚持得久了,而西北战事一起,曹操必定不会在这里留下过多的人马,那时就有脱身的机会了。只是,目前大公子马孟起一定只以为你还在曹操手里,有诸多顾虑,一时不敢贸然起兵,需要让他知道你已获救才行。”
马腾道:“这事好办,我写下书信一封,你想办法送出去就行了。”于是马腾写下了一封让马超立即起兵攻曹的书信。
但此事说是好办,其实十分难办。
这时杨华与外界的联络已变得十分困难。所谓“飞鸽传书”,不是每时每地都可进行的,它必须有固定的“鸽站”。信鸽只是“认巢”,它并没有人类的智慧,不能要它往哪就往哪。而每当信鸽飞回之后,就必须由“带鸽人”重新带出去,才能再飞。因此,“飞鸽传书”实际上是人与鸽互相结合的一个过程。当一个刚占领不久的地方被围得水泄不通之后,这种通信方式就无法进行了。
于是,不要说传递书信,就是一个简单的消息和意图也变得十分困难。现在与外界的侦察兵唯一的联系方式是通过深夜的灯讯来传递,但也需要十分谨慎,否则就会被敌人的箭矢攻击。杨华试过好几次,总是刚联络上没多久就被一阵乱箭射来而被迫中断。敌人一见深夜的灯火就射箭,使得杨华无法向外面的侦察兵说明自己的意图。这几天每次联络都演变成与曹军的的弓箭互射。
杨华晚上休息时,受到祝融和文莺两位美人无微不致的关怀,自然也会动问有什么心事。杨华也没什么可隐瞒的,就把消息传不出去的事说了。
祝融笑嘻嘻道:“敌人见到火光就射箭?那不跟‘草船借箭’的时候差不多么?这几天箭枝的消耗很大,我们放些草靶在火光附近,正好可以向敌人‘借箭’玩玩!”
文莺怨道:“祝融姐……杨大哥是担忧对外联络困难,你怎么却往借箭上扯?”
杨华笑道:“其实这‘借箭’还真是好计呢!它一举两得,既能增加我们的箭枝,又能疲惫和迷惑敌人,时间一久,再出现火光之时,他会以为我们还是在借箭,就不会再射箭了,那时我们就能趁机把真正的消息送出去!”
“啊,原来这样……祝融姐,你比我聪明耶!”文莺羡慕道。
“嘻嘻,只要跟着我们的夫君久了,女孩儿都会变得聪明起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