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五章 食盒之秘
原来,当辛毗打开曹操所送来的食盒之时,发现里面竟是空无一物。() 他不由得愣住了……但随后马上就明白了:食盒无物,说明自己已不能再“食君之禄”,这意思再明白不过了!
他长叹一声,悲从中来。 自己所出的计策,要从“兵不厌诈”的角度来说,并无任何不当之处,换作曹操自己,若身临其境,只怕也会如此!以前曹操本人的屠城之事还少吗?要怪只能怪事情发生在《战争规范六点建议》之后,并且事情做得不彻底,以至于泄漏了出来!
普天之下,哪个为将者不是杀人盈野?怎么轮到自己就该死呢?他心中愤愤不平,立即坐于案前,奋笔疾书,他要向曹操作最后的申诉!但写了一半,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扔下笔,将已写的东西撕了个粉碎!叹道:“错误人人有,不漏是好手!如今所谋之事未成,却已大白于天下,所谓‘成王败寇’,又怎么不该死呢?罢了!”
于是沐浴更衣,穿戴整齐,独自出门,来到黄河岸边,取酒狂饮一番,然后对着黄河,跳了下去!
他其时早已被人监视,其中一人直至河边,看着滚滚波涛之中再无辛毗浮起来的影子,不禁叹道:“可怜辛佐治!这一番可真是,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次日,夏侯敦上表,因身体原因要求因乡养老。 曹操挽留一番。 但夏侯敦执意要去,便照准了。 至此,曹操不动声色,却已使渭南屠村案得以平息,形像为之一新!于是在某些人的运作之下,各地士人联名上表,要求加封曹操为“魏王”。 曹操却假意推让一番,说是须得东线再立战功。 方可受封,于是秣马厉兵,准备向东线孙权部队出击,同时也为自己加封“魏王”安排下伏笔。
这件事情使天下人认为,正义地力量还是强大的,既便是曹操这样的人,也不能轻易违抗。 其实这里面的深刻原因。 却很少有人去细想。 如果这件事情不是由冯菁提出,而且已在天下造成一定舆论,对于曹操这样的枭雄,是很难什么影响力的。 曹操其实也是借此还冯菁一个人情。 对于这点,连一向深沉的曹丕也没料到。 当然,曹植也因此“将功补过”,重新获得了与曹丕分庭抗礼地力量。
只是甄宓这次低估了曹丕的武力,行刺曹丕失败。 好在由曹植背了黑锅。 未暴露自己方面地实力,但也引起曹丕警惕,增加了以后行动的困难。 她唤来薜灵芸说道:“若能直接刺杀曹丕,我本不想让你涉险。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