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七章 “天无二日”
曹丕建立魏国,改元“黄初”,实际取自当初张角造反的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可见当时这句口号已经深入人心。 魏国竟然公开承认与黄巾的思想有承袭关系,真是颇具讽刺意味!而事实上乃父曹操也正是利用黄巾降卒改编成“青州兵”而起家的,诚所谓“成者王侯败者贼”啊!
曹丕即时称帝之后,逐渐发现此举竟然歪打正着,具有四大好处:
第一,可以建立一个曹操死后的新权威。 曹操死后,军队因为骤然失去最高统帅而变得不稳,藏霸的青州兵在洛阳鼓噪;孙狼在嵩县宣布起兵勤王;具有“惑众之才”的魏讽在邺城附近造反;自曹植以下的众兄弟对曹丕接掌大权的合法性纷纷提出质疑;然而这一切在曹丕称帝之后,不但没有引起链锁反应,反而趋于稳定,使他迅速解除了藏霸兵权,平定了青州兵之乱;同时,与魏讽同谋的长乐卫尉陈祎产生畏惧心理,倒戈向曹丕告了密,致使魏讽等同党十余人尽皆被诛。 可见,皇帝的权威在这里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第二,顺应当时周围环境的需要。 自张角组织太平道将“苍天已死”四字传遍神州大地后,群雄割据,改朝换代的思想早已深入全国上下层阶级的意识中了,以夏侯敦为首的一批将领俱已表明“耻为汉官,求受魏印”的态度,可见在各级军官的眼中。 曹氏成为新王朝地天子只是时间问题。 而自己的登基,则为这些军官的进一步晋升开辟了广阔前景。
第三,若不称帝,根本无法处理自己与汉帝的相互关系。 曹操原本是以“承相”的名义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而承相一职按律不可世袭,仅能承袭“魏王”之爵,况且自己年龄也比汉帝小几岁。 若不称帝,无论如何难以摆正发号施令与听令者之间的关系。
第四。 皇帝名号地还有其它好处。 自己身为皇帝,则任何人以任何名义造反,都会被自己直截了当斥为“乱臣贼子”,这在讨伐的时候便具有精神上地压倒优势;反之,若不做皇帝,就有可能被别人以汉帝名义压下,反斥为“乱臣”了。
不说曹丕当了皇帝。 踌躇满志;却说蜀王刘备别具野心,也在密切关注着事态发展。
当刘备听说曹丕已经称帝,汉帝被逐出皇宫之后,不禁心花怒放,正中下怀!当然,表面上他必须表示悲哀一番,于是放声大哭:“呜呼……汉室倾矣!曹丕既然称帝,汉帝必然为其谋害……吾躬为皇叔。 呜呼痛哉!呜呜呜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