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杨华去探望乔国老病情时,乔国老笑眯眯地问道:“听小乔说,昨天杨贤侄把她狠狠地骂了一顿,还要她‘滚下山去’,是真的吗?”杨华心道,糟!看来这刁蛮女孩还会向老爸告状!忙支唔道:“并非那样,其实只是……”
乔国老却继续说道:“我这女儿,从小任性,确实缺少些教训。()在老朽这里,已养成习惯,重话说不得。但她本性还是善良的,既然贤侄还能震慑住她,老朽便托付贤侄对她好生教导一番,使她从现在起重视一下内在素养,免得今后让人怡笑大方。贤侄费心了!”
杨华苦笑道:“这怎么成?只怕我与她三句话不合就会拌起嘴来。”
乔国老笑道:“难道那季常贤侄未与你谈过舌战之术?与女孩子交谈,凡事要让她三分才是,那样就吵不起来了。”
杨华道:“可是,一味退让,又怎能把道理说明?又怎能使她心服?”
乔国老道:“看来贤侄真是有所不知。这样说吧,文斗与武斗有一个重要性质是不相同的。那就是武斗所用出的一招一式,用完就拉倒了,不会持续发生作用;文斗则不然,每说一句话,‘掷地有声’,说出口就会一直起作用。所以文人一般主张‘慎言’,以免贸然出口一些不利于己的话,影响自己一生。明白了吗?”
杨华似有所悟:“明白了一些。国老能否再说得更具体点?”
乔国老说道:“假如你第一个论点没有说服对方,第二个论点又没有说服对方,第三个论点还没有说服对方……你是不是就败了呢?未必。虽然每个论点单独的说服力都不强,但它们可以互相支持和补充,组织成一个阵列,使整个道理变得无懈可击。对方虽然在每一个单独的道理上获胜,却被你引入无懈可击的阵中,就好比在战场上陷入十面埋伏,最后无意中不得不承认你的道理正确。”
杨华听了,真是“如梦初醒”!想不到早在汉代竟已有人把说服技术研究得这么系统!看来马谡在教自己“舌战”之时,对于“绝招”还是有所保留的!杨华知道这是古代“师傅教徒弟”的通病,实在怪不得马谡一人。现在总算知道这种“绝技”了。那么,为了形成说服力,应该怎样组织自己的思路呢……
杨华边想边走,不觉已来到门外,却发现小乔原来正在偷听自己与她父亲的对话。她诡笑着对杨华说道:“你才学会说话,就想来教训我?”这话可是语意双关,杨华本应发火才是,可他现在已经有了“涵养”,于是微笑着说道:“可我看你好象已经有些害怕了呢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