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印度的“基洛”级877EKM型潜艇化为安达曼海水下巨大的火球时,印度远东第一分舰队指挥官拉维.萨蒂亚准将从睡梦中惊醒。此刻他所指挥的新型“辛格”号航母战斗群正游弋在泰国南部的普吉岛外的洋面上。
拉维.萨蒂亚准将揉了揉干涩的双眼,走出整洁的舰长室,沿着长长的走廊向甲板的方向走去。随着“尼赫鲁”号航母受创退出战列,印度海军远东舰队此刻已经不奢望可以夺取整个战区的制空权,而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到保障局部地区的空中优势。
沉沉的夜幕之中,“辛格”号航母的飞行甲板上依旧灯火通明。一架又一架的印度海军航空兵的INAS300“白虎”中队的Su-33UB型舰载机群频繁起降着,今晚又将有超过30个架次的伊尔-76MD军用运输机将飞越这片空域向泰国中南部克拉克地峡区域空投补给物资。在那里目前已有超过2500名以上的印度伞兵正在与中国陆军第52步兵山地旅苦战。
在印度军方原有的战略计划中,克拉克地峡区域的空降只是一支战略疑兵,在牵制泰国有限的陆军兵力的同时,切断东南亚能源陆地桥—克拉克地峡输油管道。但随着中国的介入,印度的伞兵们被赋予了新的使命:阻击中国陆军通过克拉克地峡增援马来西亚。
虽然泰国湾也不过一衣带水,但是显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陆军传统的国家而言,跨海支援一支庞大陆军的行动显然不是中国军队的习惯和长项,所以中印双方指挥官的注意焦点不约而同的集中到了狭窄的克拉克地峡区域。而在狭窄的攻击正面上,中国陆军兵力的优势将无从发挥,印度远东战区对克拉克地峡的防御态势充满了自信。
夜幕下的泰国南部重镇春蓬府的北部的丘陵地带,中国陆军的105毫米轻便型榴弹炮正猛烈炮击印度伞兵第1突击营最后的核心阵地。印度伞兵第1突击营营长马哈拉贾正艰难的匍匐在潮湿的散兵坑内,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春蓬府似乎自古就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大城时代起这座城市即为前哨要塞,泰国历史上有名的郑王大帝曾在此地召集志愿军玫打洛坤府。拉玛二世王时代,泰军在此地击退入侵缅甸军队。而在二战中泰国本土不多的几场战斗也发生在春蓬府,日本陆军的97式战车在这里被美国的M4式坦克痛击。
正由于此,人们认为“春蓬”的名称是源自“Chumnumphon”,意思是武力积聚。只要军队有任何动作,士兵就会将他们的武力聚集到这个府。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