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瓮中捉鳖(第1页)

二连接到了营部的电话,让他们立刻派兵支援三连,派出的人数,也是几个连中最多的。

毕竟二连距离边境线比较远,战备压力相较于其他几个连要小,多派人也是应该的。

王建勇一接到张恒宁的情报,立刻就按照林章峰的要求,做好了战斗出发的准备。

放下营部的电话后,他立刻命令李响,立刻带队出发。

这次行动,由副连长李响带队,几乎倾尽了连队所有的老兵,只留下了炊事班和部分身体不适没有

参加巡逻任务的新兵。

指导员王建勇留守,应对其他可能附带的突发情况。

二连总共派出60人,如果加上林章峰计划迂回进来的巡边队伍,大概80人的兵力奔赴前线。

神枪手兼谍报员张恒宁,赫然在列。

二连、四连的队伍,当天夜晚,就赶到了三连的阵地。

三连连长王莽子见支援的兄弟部队一个个摩拳擦掌,士气高涨,心里逐渐有了底。

此前,当他接到团里通报敌情的电话时,心里又激动又担心。

练兵千日,用兵一时,每一名战士,都应该闻战则喜。

当印军直奔三连阵地而来的消息传来时,瞬间就点燃了整个连队的激情和爱国之情,大家纷纷写请

战书,要求参加战斗,让王莽子深受感染。

但是,心中充满激情还得时刻装着敌情,他又不得不认真考虑兵力悬殊的问题,心里很是担忧。

而当团里作战会议一开,命令下达后,四个连队即将赶来助阵,这大大增强了王莽子的信心。

现在,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第二天一早,三营长带着营部的几个参谋就赶到了三连,很快就开设好了前进指挥所,接受上级命

令,下达作战指令。

第二天晚饭前,一营的两个连全部按时到达三连。

至此,五个连队齐聚小山头。

各连的帐篷依山势而搭设,整齐地排列成一个长方形,竟让地势开阔的三连阵地,显得有些局促。

大家纷纷开始埋锅做饭,炊烟寥寥,很有些烽火连天的战斗气息。

各连的警戒哨纷纷撒出去一公里左右,严密监视周边状态,一有情况,就能立刻报告给前指。

吃过晚饭,各连指挥员在前指开会,三营长详细讲述了战斗计划,各连领命而去。

直到这个时候,警戒哨都没发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