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天修养精神、稳定情绪,毕竟这件事对她的打击太大了,还没有搞清楚怎么回事的时候,就心碎的满地是渣儿了。
不出门做什么能挣钱呢?
昕悦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看欧嫂忙着晾晒一些很旧的被褥,没觉得被褥不够用啊。问了问才知道,这些旧的要给她女儿送去。女儿馨香婆家条件本就不好,去年丈夫和公爹到江中打渔,不幸遇到暴风雨翻了船,双双身亡。从得知噩耗的那天,婆婆就一病不起,这一年中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借了不少债。
她家的破房子四处漏风,就快坍塌了;两个孩子年纪都不大,就怕染上风寒,还不要了命么?
昕悦不解,这别院里空着这么多大房子,怎么不让他们搬来这住呢。
欧嫂红了脸,这是齐家的宅院,又不是自己的。老两口不过是给人家看房子,拿工钱的,怎么好让自己的女儿一家子搬来住。
忠厚老实人啊,昕悦轻轻笑了,让老欧夫妇去把女儿一家接来。
既是少奶奶发了话,他们自然乐得从命。
见了那个痴痴傻傻的婆婆,和两个小男孩,昕悦暗暗佩服馨香好坚强。
馨香对这个给予自己帮助又毫无架子的少奶奶也是充满好感,两人一见如故,论起年龄竟是同岁。昕悦便不肯让她叫大少奶奶,死活赖着要叫姐姐才行。后来馨香拗不过,只好以姐妹相称。于是昕悦改口叫欧叔、欧婶,并认了讨人喜欢的大宝做干儿子。
几顿热乎乎的团圆饭吃下来,竟也吃出了几分亲情。
经过详细询问,昕悦才明白这个时代女人想挣钱很难,农村的只能种些棉花纺线织布,或是养蚕吐丝,城里的女子只有一条路子就是进齐家的绣房做刺绣女工。
如此看来想挣钱,只能做手工了。好在暑假闲着无聊的时候,跟邻居学过串珠和编中国结。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如今成了活命的营生。
找来些红色丝线编好一个,看馨香眼前一亮的样子,就可以确定这东西有市场。
门口突然的嘈杂,让昕悦迅速躲到屏风后面。静听片刻,原来是前些天,馨香听大夫说好点的药材也许能治好她婆婆的病,就跟人借了高利贷,买了人参等物,结果婆婆的病没好,人家却追上门来讨债了。
四两银子,驴打滚的利,已经变成十二两了。
老欧夫妇早就把积蓄都给了女儿,如今翻箱倒柜也只找出几百文铜钱而已。
昕悦默默拿出十二两银子帮她还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