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武王伐纣,周立而分诸侯国,真正的封建由此而来。当织田的木瓜旗终于飘扬在京都的上空时,至少我们可以说,日本,已经对织田家敞开了她修长美丽的双腿,露出那充满诱惑的区域,剩下的,嗯,就等着干了。
历史上,对织田信长的评价最多的是他的特立独行和残暴嗜杀,不过亲身经历了这么久,我发现其实从骨子里来说信长才是一个真正的极端守旧的顽固分子。只是,他守的是祖先留下的最优秀的品质,而抛弃的是那些不适应时代腐朽了近千年的糟粕,实质上,织田信长第一个引领着日本尝试着走向一个新的纪元,可惜,除了我之外,并没有多少人能够觉察到这一点,当然,信长也说不定并不了解自己到底在做什么,最终只能归功于时势造英雄。
好了废话少提,且说京都御马谏之后,织田家军威一时无两,名扬天下,震慑群小,一时间整个近畿呈现出一派难得的和平安宁景象,对于那些善良淳朴的老百姓而言,这样的日子已足够他们感到幸福。
作为风云人物的一员,京都定鼎后,我的名字随之流传开来,彻底成了日本家喻户晓的名人,于是,许多有关伊藤徐晔的传说故事在日本的某个角落诞生了,几百年后,这个名字也许会像那些古代的英雄一般被传唱,当然了我肯定是等不到那天了。
在一切恢复正常,京都的秩序重新安定下来,信长终于优哉游哉地带着侍卫们回来了,当天晚上,织田家内部扩大会议召开,至于议题,不用说自然是有关上洛成功后,织田家的奋斗方向以及一干有功人员的受封赏赐。
说实话,信长虽有些喜怒无常,但不得不承认,在他的麾下当官绝对不会失望,当然前提是你有换取赏赐的功劳在身。大局才刚刚底定,信长却充分体现了其身为主公对臣属无微不至的体贴和满足,于是,一干早已按捺不住觊觎织田家新获田产的恶狼如愿以偿地得到了最想得到的东西,议事会第一项环节的结果可谓是皆大欢喜。
信长的性格其实相当复杂,因此才会经常有随意放逐处死家臣但同时又极为顾念旧情、格外开恩这两种相互矛盾的情况发生,知行的册封将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对之前一直极力打压、从未给过一丝好脸色的林秀贞,信长神情竟略显伤感地说起林秀贞双子早亡,已成孤家寡人的事,然后大手一挥,直接让身后侍立的森兰丸在朱印状上写下:授林秀贞尾张古渡、那古野、清洲三城城主,知行直领一朝翻身增加到12万石,天差地别的转变之快让所有人都是不禁目瞪口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