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岸和田城中预示着三好家内部分别以三人众、一门众三好义继、安宅冬康、十河一存阿波众、淡路众以及傀儡家主三好义继三方势力之间日渐显出分裂矛盾迹象,平静的表面下一派暗流涌动、波谲云诡的时候,若狭、越前国的天空也不知何时,弥漫起淡淡的硝烟。
敌对的双方显而易见,正是朝仓和武田这对彼此厮杀了数代,干戈不止却始终难分伯仲的生死宿敌。说到历史上信长称霸近畿惊心动魄般的过程,不得不简要地介绍一下这两个日本战国乱世的名门。
若狭武田氏,源自清和源氏义光流,是甲斐源氏武田氏的支流。初代家主武田信荣受将军足利义教之命在永亨十二年(1440年)五月以讨伐一色义贯的功绩而代替一色氏获得了若狭一国和若狭守护之职,历经五世文治武功,家族势力蒸蒸日上、不断对外扩张并最终完成对若狭一国的强力压制,可谓直到第六代家主元光于桂川原和细川晴元军一战大败亏输后一蹶不振,家族迅速衰落,继任家主信丰则是一个擅长和歌对军事政治一窍不通的废物,不仅没能挽回家族衰落的颓势,反而因为多次攻略丹后田边城的失败以及随之引起的重臣粟屋元隆叛乱进一步加速了家族的倾颓。
而这时,受越前朝仓家教唆的信丰长子义统野心膨胀,公然学习甲斐同门晴信从父亲手中夺取了家督之位,这一举动更是让原本已是风中烛火的若狭武田家雪上加霜,陷入无休止的内战自残中。 而一旁虎视眈眈的朝仓家则手段频频,一系列打击拉拢、挑拨离间层出不穷,不仅成功挑起义统与弟弟重信、家中笔头粟屋胜久的交锋,同时顺利怂恿武田家重臣如逸见骏河守昌经、熊谷治部大辅直之、内藤筑前守重政、粟屋越中守胜久所谓武田四天王以及一门众武田信方等人的自立,形成君臣牵制,使义统无法掌握全部的家族力量脱离朝仓家的幕后黑手操控。
到了永禄七年(公元1564年),京都惊变,幕府将军足利义辉被杀,公方义秋(即现任将军足利义昭)在狼狈逃离兴福寺一乘院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身在若狭小浜郡的姐夫义统,可是此时的义统正陷于和获得朝仓家支持的长子武田元明的家督争夺战中,根本无力支持足利义秋上洛,深感失望的义秋转眼便投向了朝仓家,而义统则很快于极度失意中离开人世。 义统一死,朝仓家终于脱去虚伪的外衣,直接出兵若狭,以保护为名将继任家督武田元明从若狭送往一乘谷城,在事实上结束了武田氏对若狭的统治。
相对于若狭武田家那堪称经典的败家子悲惨命运,朝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