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浑然不知自己已经后路被断、粮草被劫的朝仓士兵们一边庆幸着自己从白日的尸山血海中捡了条命回来一边相互谈笑风生着围拢在一堆堆的篝火旁吃着最后的晚餐。
战国的日本很穷、粮食的出产量低,因而人们一般都是和古代中国一样,一天只吃早晚两餐,作为社会阶层较为靠上的士兵们的饮食相比于种一辈子粮食却也许从未吃过大米的农民来说毫无疑问好了很多,当然这个好,也是好的相当有限。
在日本战国时代士兵们奔赴战场,攻击处在较远地区的敌人的场合,合战长期持久的场合,平时军队常备的场合,给部队维持必要的粮食补给都是最为重要的。
如果参与的是短期战斗,通常食物由自己解决称为“手弁当原则”,其实也就是自备粮草随身携带食用,只有在参加长期战斗的时候才会由领主来提供军粮。
关于兵粮,古代日本一般是用米糒,大宝令规定士兵每人需要准备米糒六斗,食盐二升贮存到各自兵团的仓库中。米糒可以长期贮藏,但放久了会结块变干变硬,使用的时候先用水来浸泡,将其泡软,合成米粥,在加入食盐吃起来会有些味道。
战国时期,普通杂兵们吃的都是些麦、粟、稗、芋等粗粮;武士们的伙食就要好些了,他们可以吃由糙米和蔬菜一起煮出来的菜饭,如果运气好的话还能够吃到白米;最后,也是最豪华的军粮,那是只有大名或高级武士才有资格吃的,里面一般都会包括有白米、蔬菜、鱼、贝、鸡肉等。那么,有人或许会问,杂兵们是不是也有机会品尝到这种美味呢?我想,如果他们能与这样的食物结缘的话,也就不会到战场上来当杂兵了。
根据《杂兵物语》记载,一名足轻一天的口粮是:水1升、米6合、盐1勺、味噌2勺;而《笼城守御之卷》中又记载,笼城期间一名足轻一天的口粮是:水1升、米4.5合、盐1勺、味噌2勺。这样的食物,嗯,恐怕也只能用粗陋来形容了。当然我的军队采取的《伊藤军法》中规定的则完全不同,虽然一日仍是两餐,但却绝对保证士兵身体所需摄取的高能营养物质,包括鸡蛋、大饼、饭团、鱼片等等,称得上超级豪华,尽管这样做,军队的物资消耗以及后勤负担大量增加,但与军队的战斗力成倍增加百战百胜相比,那一点点多花的钱根本微不足道。
不过,朝仓家的士兵肯定是不会有这样的好运气啦,朝仓义景自己享受奢华至极的生活不惜一掷千金,但对于那些底层的杂兵们吃什么这样的麻烦问题则丝毫不敢兴趣,在他看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