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 珍重(第1页)

而根据后世出土的秦陶器铭文,咸阳的物勒工名又分为两种。

一种是‘咸阳庄’‘咸阳平’‘咸阳宁’等,生产地+工匠名。

一种是‘咸阳市顺’‘咸阳亭梁’‘咸阳成田’,生产地+区县街道+工匠名。

同样冠以‘咸阳’之名,为什么还要特意区分开呢?

史学家考据的结果是——由于出身、籍贯因素,秦人对咸阳的认知各有不同。

‘咸阳庄’等直接铭刻工匠名的,十之八九是正儿八经的老咸阳,隶属于官府机构或者为世家大族效力。

他们世代居于渭河北岸的平民区,与士人公卿比邻,身份自然高人一等。

换成后世,起码得身份证110开头才有资格直接在咸阳后面加上自己的名字。

而第二种的咸阳‘市’,一定是出自渭南的大型交易集市。

咸阳‘亭’,则属于首都郊区的边边角角。

咸阳‘成’同理。

他们以为自己很咸阳,但是在老咸阳人眼中,身份证不是110开头的统统不能算作咸阳人,必须在物勒工名中加以区别。

陈庆拿下渭河的控制权之后,弃渭南于不顾,全力猛攻渭北的都城核心区。

扶苏在首次交战落败后,同样也没有顾及渭南,直接逃回了渭北闭关死守。

双方都明白,唯有这里才能决定谁胜谁败,其余的都无关大局。

当身边的刑徒充满绝望地喊道‘城外的百姓来了’,陈庆下意识以为是渭南的黔首庶民受到北岸居民感召,自发奋勇渡过渭河,参与保护太子的壮举。

他心里还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

河上的桥梁派有专人把守,一旦形势不妙,凭借火枪大炮起码能拖延一时三刻。

另外周边的商船、货船基本都被征调来运输物资了,仅剩下一部分小渔船,每次根本载不了几个人。

渭南的百姓怎么过来的?

等陈庆回过头仔细端详了片刻,一颗心瞬间从地狱直升天堂!

这特么哪是渭南百姓,分明是皇陵营地的刑徒!

为首的正是娄敬、蒯彻……李乙!

走在前面的或是灰黑色的官吏服、或是寻常百姓的装束,故此不容易辨认出身份。

后面的全是一水的刑徒装束,绝不对有错的!

“东家!”

“东家!”

离得老远,李乙激动地又蹦又跳,挥着手臂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