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思维探讨(2)(第1页)

“嗯,你说的没错,我就是指的这个意思。”许昭易承认道,“可以说这已经是我们几人的思维定式了,这与我们是否引用了书中的话语,或者说是古人的思想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即便说我们不引用任何的思想,结果还是这样,也只能是这样。有些问题也不是我们几人能够做到的,有可为就有不可为,天下的普世道理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看来你们否认了我刚才的想法?”周文寻笑着问道,他觉得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探讨过这些了。

“文寻,我觉得也不能说是对于你的一种否定吧。我们坐在这里也只是在探讨而已,我们应该说出自己的想法,无关于否定的话题,但我觉得我们说的都是准确的,这只是属于不同的层面。或者我们说的也都不一定准确,这也是属于不同的层面。我们看待问题的层面有些不同,说出来的观点也是不同的,只不过主要的也还是在于探讨而已!”郑启恒觉得这是无关于否定的话题。

“可以这么说吧。”许昭易说道,他随后还是稍微的想了想,“就比如说之前的清朝吧,在立朝之初就决定了有些问题是难以解决的,而这样的问题也在清朝后期展现了出来,可以说想对于这种溃败,以及颓败局势进行扭转,是超出了清朝自身数百年的时间才能达成的。以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这些既定历史,然后再反过来分析以前的事就会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这与整个局势有关,在争取海洋权利,以及工业革命的道路上,清朝并没有这么做,不是没能这么做……”

“是不允许这么做,这也是当时整个统治阶层的既定思维,这样的结果也是既定的。我觉得在明朝中叶的时候,就逐渐的显示出了这一点。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在整体的思想上是不能这么做的问题。”郑启恒则是接着许昭易的话题说道,“不是我们放弃了技术革命的机会,而是难以这么做。如果再要说的透彻一些,这就与地理位置,以及水纹气象,也就是整体的环境有关了,在这样的整体环境之下形成了我们的整体思想,以及整体的性格,所以有些事不是不做,而是难以意识到,即便说有贤者意识到了,但天下的整体局势并不会因此而改变的。”

“我记得黄仁宇先生就是抛除道德这一影响因素,而从技术的层面来对历史做出了一些分析,我认为还是很有启发的。”许昭易说道。

“我也看过黄仁宇先生的书,也认真看过他的大历史观。”郑启恒说着就抬头看向了对面放着的书架,因为书架上摆放着黄仁宇先生的书籍。

“你们怎么会谈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