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双刃剑(第1页)

林云望从袖子里掏出一件图纸,摊开在谷永宁的桌前。谷永宁真的很羡慕古代的人虽然没有口袋,但是袖子就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口袋,如果算是变魔术的话他也不觉的奇怪了。但是这一变真的让他大吃一惊。

这张图纸上面画着的正是一艘漕船。对于古代人的画图有这样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对于事物的比例问题并不是很严格的控制,就连这样重要的图纸也是。这不能怪陈耆卿,中国古代就没有对于精确科学的概念,大多都是靠着个人的经验在做事。虽说这上面的图画虽然有点夸张,但是在谷永宁看来这正是他所要看到的那个样子。

“我来台湾之前,曾拜见了陈耆卿。他叫我把这图纸带过来,还说明只要大人看了这图纸就一定会明白的。”林云望见谷永宁看的这样的痴迷就解释道。

“不错,果然是耆卿的笔法”谷永宁忙让他两人来到桌前指给他看“你们看这里,船头上面增加了一个箱形物体你知道干什么吗?这是给我专门准备的。要是换了别人还真的不晓得是做何用的。”谷永宁非常的开心,这下又可以宽心些了。

“那看来我们这一次是来对了。”林云望若有所思。

“这个当然。林先生,我现在就任命你为基隆船舶司提举,负责制造漕船。”

“是,大人。可是大人要知道我们现在是白手起家,请问经费在哪里啊?”林云望问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这个也是谷永宁忘记考虑的问题了,因为原先造船用的是温州的税银,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有了自己的税收体系了,但台湾虽大但毕竟只是一块孤悬海外的蛮荒之地,要想有什么大的财源是不可能了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找出一种东西能够快速的提升官府的财源才是最好的选择。

“近希所言正是我的心头之痛。我台湾人丁稀少物产贫乏要想真正的制造战船真的是困难重重。但是为了大宋的安危我不得不造船。对于经费的问题,先由台湾府支付,我会向朝廷再要经费的。先生只管造船就行了。”谷永宁在安慰他们两个,更多的是为自己在安慰。

“是,大人”两人就先行的退下了。下去之后忧心的事情就只有让谷永宁自己来承担了。那财源在哪里?

宋代田制分为民田与官田两类,沿用两税法,一般按每亩年纳一斗,江南等地每亩年纳三斗。两税之外,复有丁钱与徭役,还有名目繁多的田赋附加税,主要的有头子钱、义仓税、农器税、牛革筋角税、进际税、蚕盐钱、曲引钱、市例钱等等。征税物品来说,有谷、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